- 帖子
- 5375
- 积分
- 5375
- 经验
- 5375 点
- 威望
- 0 点
- 金钱
- 37188 NG
- 魅力
- 3167
- 性别
- 女
- 来自
- 寄浮游于天地
- 注册时间
- 2005-11-7
我们约会吧!
|
1#
发表于 2005-11-29 22:43
| 只看该作者
【转帖】声音
在未知的自然和待解的明天之前,流淌着的是我们的“公共人生”,它是一种社会有机体,它需要的不仅是理想化的核心价值,更少不了我们对生存安全的警策,对灾难变故的警醒与未雨绸缪,对特殊环境下知识和生存技能的学习提升。当然,作为“公共人生”的守护神,政府更肩负着极端重要且义不容辞的历史性责任。在“公共人生”的意外可能性面前,没有一个人能“独善其身”、懈怠或疏淡下去。(陈阳《燕赵都市报》)
我国与印度薪酬的鲜明对比及效率低下、跳槽频繁的事实给企业以相当的警示———工资不涨不行,并且应该首先从普通工人、普通职员开始。没有相对公平的薪酬体系,就没有企业的繁荣,也就谈不上将来整体薪酬增长的可能性了。(东方愚《晶报》)
一些大学生刚出校门,顾不上未来的还款能力,就购置动辄上百万的房产,正是最典型的消费不理性。我认为,在国人消费理性程度还欠缺的今天,对盲目的负债消费现象实在有必要警惕。“负翁”们所谓的“恒产”,还拴在银行的账单上。要知道,真正有恒心的是富翁,而不是“负翁”。 (汪晓波《中国经济时报》)
从现实中看,官员插手最多的学校都是能够获得最多生源、择校费、无论怎样乱收费家长都不敢吭声的重点学校,而越是需要加强“管理”的农村学校、穷学校,越是见不到官员们的影子。可见,官员们乐于直接管理学校,与其乐于将尽量多的社会资源供自己支配有关,并非都是重视教育,乐于奉献,社会责任心强。(刘文《大河报》)
文化艺术中的贪多贪大的奢侈,应该引起我们的认真反思。英国有一位叫莫里斯的作家说得好:“假如我们是要人民的艺术,或任何艺术,我们就必须斩钉截铁地和奢侈断绝关系,奢侈是艺术的篡夺者。”在我国,奢侈任何时候都不能成为艺术的追求;奢侈的艺术,既非艺术的本质,大众也不欢迎。(袁跃兴《光明日报》)
“优秀”称号你有我有他也有,工资你加我加他也加,看似一团和气,实则失去了评选的意义和目的,令荣誉称号贬值,更会伤了百姓的心。(朱慧松《半岛都市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