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复 发帖

【转帖】哈尔滨宝马车肇事案后权威声音为何姗姗来迟

2003年10月16日,哈尔滨无业人员苏秀文驾驶宝马车与一农用四轮车相撞后,致使1死12伤。这本是一起普通的交通肇事案件,然而互联网上立即传说,苏秀文是黑龙江省某领导亲属。于是有人开始怀疑案件的公正性,甚至怀疑肇事宝马车的来路。后来,直到2003年12月31日,媒体才报道,哈尔滨市道里交警大队公布:苏秀文不是黑龙江省或哈尔滨市曾任和现任领导的亲属,其丈夫关明波系哈尔滨一私营公司董事长,苏所驾驶的宝马车也

是公司所有。


  事实上,对这条小道消息,早就有怀疑的声音,假如有人早点向有关部门求证,或者有关部门早点公布真相,就完全可以搞清楚来胧去脉。现在的问题是,即使有人渴望从主流渠道获得事实真相,以什么样的渠道又向谁打听呢?现在的信息沟通在很大程度上是单向的,开会、传达、媒体上信息发布等都很重要,但这些显然是不够的。


  由此可见,建立一个有效的、双向的、互动性的政府信息沟通渠道和信息发布机制,一些重大事情,与老百姓密切相关的事,老百姓有权并可随时向政府部门质询,有关部门有责任做出及时的和负责任的答复。

Re:【转帖】哈尔滨宝马车肇事案后权威声音为何姗姗来迟

讲的很有道理,非典现在就做的很好,中国现在应该学习用新闻发布的形式向人民讲一些事情,现在每个市都有电视台,可是却一直为建立领导与人民交流的平台!真是浪费资源,而且是单向的!

Re:【转帖】哈尔滨宝马车肇事案后权威声音为何姗姗来迟

在当今的中国社会很多方面信息确实不对称!这需要政府在它的日常工作中加大透明度,像新闻发言制度就是一种很好的尝试。

Re:【转帖】哈尔滨宝马车肇事案后权威声音为何姗姗来迟

中国现在已经有了自己的发言人制度,只是还没有在各个地方上普及开来

Re:【转帖】哈尔滨宝马车肇事案后权威声音为何姗姗来迟

高官出面为“宝马案”辟谣的意义


2004-1-6 828  
  
--------------------------------------------------------------------------------
   
  编辑:陈志宏 来源:新京报        
  昨天(5日),黑龙江省政协主席韩桂芝约见记者,就宝马撞人案公开辟谣:苏秀文不是她的儿媳妇。她还说,这个事件要公正处理,要公布于众,要对百姓生命负责。
  同时,黑龙江省委副书记刘东辉和黑龙江省人大副主任马淑洁也分别接受了本报记者采访,对传言进行了批驳。刘东辉强调:不管苏秀文是不是省领导的子女,即使是,也要坚持依法办事、秉公处理。毫无疑问,对比网上汹涌已久的传言来说,这些最为权威的声明迟到了。但是,它依然令人称赞。

  其之所以令人称赞,我们认为,并不仅仅因为声明表现了对公民生命的负责态度,而且更在于其开创了这样一个先例:高级官员对不利于自己的舆论进行回应。而这种回应,恰恰是现代社会下现代政府必须具备的一种机制,是现代社会下现代官员必须具备的一个素质。这种机制和素质,不仅源于政府和官员个人对名誉的珍爱,更源于公众知情权和舆论监督权必须得到尊重。黑龙江省领导人对宝马撞人案传言的正面和公开的回应,其意义,我们认为已经超越去年深圳市政府领导人回应网上关于深圳前途传言的意义。毕竟,深圳市政府领导人面对的不是个人的私事,而不需要更多道德上的勇气。黑龙江省领导人的此次回应是一个了不起的先例。这个先例,给了我们诸多启示。

  一个启示是,政府和官员必须与时俱进,了解时代新变化、掌握舆论新特点。因为,信息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传播得如此迅速,传播手段从来没有像今天这么丰富多样,政府和官员在信息发布时必须适应这种节奏,否则就会陷入被动,身正也“怕”影子歪。另一个启示是,官员个人私事,有时并不仅仅是私人事件,在某种情况下它可能转化为公共事件。这时官员必须勇于面对公众。

  “澄清,也是事实的一部分。”黑龙江省委副书记刘东辉这句话耐人寻味、富有深意。这句话,是不是可以反过来解读呢———如果没有澄清的话,谣言,不也可以“成为”事实的一部分吗?因此,这个事件给我们的最后一点也是最大的启示就是:信息公开,乃谣言之天敌。因此,我们希望这种信息公开能够一直保持到这个案子的疑点消除为止。当然,我们更希望这种信息公开能由个案转而成为一种制度、一种惯例。(评论员子曰)

Re:【转帖】哈尔滨宝马车肇事案后权威声音为何姗姗来迟

也许是一件普通的事情,被搞乱了
就是因为信息的不通畅!
喜欢一棵树上吊死的人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