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复 发帖

能以造谣来显示自己爱国吗?

10月8日,《中国青年报》记者陈为民在第6版以4千多字的篇幅,宣传报道了一本书及其作者。这本书是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刚刚出版的《最后一道防线――基因流失忧思录》,书的作者叫童增,据介绍原是北大法学院研究生毕业。他向记者声称:“非典”是美国针对中国的基因武器。这一骇人听闻的报道在《中青在线》刊出后迅速在网上传播开来。

  童增推论的根据主要是两条:一是感染非典的主要是华人,白人极少;二是美国军方和民间医学科研机构早就开始研究基因武器和收集中国人的基因。

  按照童增的逻辑,艾滋病在90年代前,主要在西方和非洲传播,西方国家那时就有理由怀疑是中国搞的鬼了;按照童增的逻辑,疯牛症在英国、德国、法国、荷兰和日本肆虐,中国一例也没有,他们就有理由怀疑是中国搞的鬼了。

  至于基因武器,更是天方夜谭。

  稍具现代生命科学基本常识的人都知道,以目前的科学水平,还根本不可能制造所谓的基因武器。为什么?因为科学家刚刚才完成白种人的基因测试程序,连人类基因变化最基本的规律都没搞清楚,怎么去制造基因武器?退一步说,即使将人类基因变化规律搞清楚了,也很难制造出专门针对某个种族的基因武器,因为不同人种之间的基因差别只是量的差别,换句话说,将来针对整个人类的基因武器是有可能制造出来的,针对特定人种的基因武器是难以制造的。

  目前的科学水平,不要说基因武器,就是普通病毒也不能人工制造或者人工合成。所谓生化武器,就是将已有的病毒,如伤寒、炭疽等经过实验室培养繁殖,筛选出毒性最强的加以保存。

  最重要的事实是,加拿大科学家在今年五月就向全球公布了非典基因测序,证明了非典属于冠状病毒,是和猪、牛身上的冠状病毒极为相似的病毒。自称研究了基因武器问题的童增为什么故意忽略这一事实呢?据10月9号出版的《南方周末》记者报道: 童增坦承,没有请教过基因以及遗传学专家,因为他们“不可能跟我谈这些问题”。

  童增没有请教过有关专家,就能事先断定他们不可能和他谈论这些问题,表明童增心里很清楚,他的观点是没有事实根据的。既然存心要以造谣来蛊惑大众,以博取轰动效应,当然就没必要去请教专家了,有哪个专家会理睬这种胡说八道呢?该书的责任编辑潘少平说,他们出这本书的目的与和童增一样,“不是出于经济利益的考虑,主要是唤起人们的注意”。

  真是不打自招。

  退一步说,就算反美有理。请问:可以用造谣生事的方式来反美吗?可以用造谣生事的方式来证明自己爱国和煽动民族主义吗?一百五十年前,山东农村爆发的第一宗烧教堂杀教士案,就是谣言引发的。当地人传言,传教士专门把小孩骗进教堂杀掉,挖出眼珠腌在坛子里做药用,不少人信誓旦旦地声称亲眼看到满满一坛子的小孩眼睛。

  一百五十年过去了,北京、上海都在向国际化的现代大都市迈进,可还是有人沉浸在义和团的迷狂中,只不过形式上从封建迷信改头换面为“科学专业知识”。

  我当然不否认,中美关系既有共同利益,也有矛盾冲突。但是,能因为美国和我们有矛盾,能因为美国比我们强大,就胡思乱想,以胡说八道来对抗美国吗?胡说八道对抗得了吗?胡说八道能使我们强大吗?当今世界,国与国之间,竞争也好,合作也好,根本目的都是为了各自的经济利益,为了经济利益,甚至意识形态的差异也可以搁置一边。争夺经济利益的主要手段是人才、技术和资本。其中,人才争夺是时时刻刻都在进行的,金融战争则是过几年就来一趟。

  这是冷战结束后的新形势。谁不能认清这新形势,依然停留在冷战心态,死抱住意识形态化的眼光看世界,必然错误百出。

  “非典是美国针对中国人的基因武器”,作为愚人节笑话,编造者还算有点智商。可惜它是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一本正经的出版物,这就不是愚人节笑话,而是天大的笑话了。

  据说,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历来以严谨著称,这也算严谨,我就不明白什么是不严谨了。

  有这样的出版社出这样的书,还有中央级大报为之鼓吹,就凭这样的智商来反美抗美?《中国青年报》1958年曾经发表不少亩产万斤的报道。这些报道现在都作为历史的笑料存放在档案里,45年过去了,中国在经济上已经成为世界大国,可是《中国青年报》似乎没什么进步。

Re:能以造谣来显示自己爱国吗?

很让人不能理解的是,这样的东西,怎么能任意被出版?!

Re:能以造谣来显示自己爱国吗?

[I]以下引用安冉的内容:
[/I]很让人不能理解的是,这样的东西,怎么能任意被出版?!
有同感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