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复 发帖

金庸眼中的香港“退步”

“什么东西退步了?”这是金庸先生不久前一篇文章的题目。内地人大多是通过《书剑恩仇录》、《射雕英雄传》等武侠小说认识“金大侠”的。其实原名查良镛的他,还是香港著名报人、政论家,至今在香港声誉不错的《明报》,就是40年前由他一手创办的。

    在香港回归届满 5周年之际,金庸显然不是以小说家的浪漫情怀,而是以政论家的敏锐眼光,审视自己生活的这片土地后撰文说:“香港回归祖国之后,是不是也有些地方比以前退步了呢?有的,最明显的是经济,另一很明显的是中文传媒的水准。”

    对于前者,所有港人不仅都亲身感受到了,而且经过了相当长时间的公开争论,现已基本形成了共识,认为经济退步是“内外夹击”的结果:外部,欧美日等西方主要国家经济持续衰退,外向依存度极高的香港,绝难免受拖累、独善其身;内部,多年来泡沫经济恶性膨胀,导致结构严重失衡,非调整、转型不能适应新的竞争。

    对于后者,尽管许多港人也都在“享受”着,也间或有些批评;但这么明确地将其列为“另一很明显的退步”,大概还属于金大侠的“首创”。当然,也只有他这样的报界巨擘才有资格“首创”,并引起人们的注意。

    传媒的退步表现在哪些方面?查先生还保持着报人的职业习惯--用事实讲话、让公众评价:“今日香港报纸的读者,人人摇头叹息;外地知识分子更鄙视不屑:香港报纸,黄色肮脏!歪曲造谣,唯利是图”。忆及过去,“大侠”则充满自豪:“香港中文传媒水准曾为世界第一”,“不要说新闻自由、评论水准、报道的公正和准确,单是版面的干净,新闻从业员普遍的道德标准,以及社会人士对全体新闻工作者的好评与尊敬等,香港中文传媒可说得上是举世无双”。敢恨、敢爱,“大侠”神态,跃然纸上。

    诚然,“大侠”也并没“一竹篙打翻满船人”。他认为,香港报纸干净的仍不少,但“清少浊多”,已经成为普遍印象。

    笔者来港也晚,没能赶上“水准世界第一”的辉煌年代,却“饱享”了“退步”的苦酸味道。幸亏自身“定力”甚强、少不更事的儿子又不在身边,否则真不知该怎样面对那些所谓“大众化”的报纸,充满低级趣味画面和文字的版面!除了“凶”、“黄”、“假”而外,对香港报纸的文字水平,笔者也实在不敢恭维。几年前初到香港时,还不时对频繁发现的文理错误,提提意见;后来听多了朋友“没错就不叫香港报纸”的规劝,也就“习惯成自然”地变“疲”了。但是每每发现明显的差错,还是条件反射地暗自杞人忧天一番:孩子如果把这当范文,岂不是误人子弟吗?

    其实,香港报纸的退步也并非始于回归,而是早前几年就起步了。就像经济退步,与回归纯属时间上的偶然重叠,而“病根”也是早就种下了。对报纸的降格、媚俗,多数人归结于经济原因:为了吸引读者、广大发行、招揽广告,报纸不得不想方设法创造“卖点”。对此,笔者想不出反驳的理由,但也经常发问:难道干净的报纸就真的赚不了钱吗?社会公器只有变态为制造精神垃圾的社会公害才能生存,这实在是一种悲哀!

    查先生没有谈及近年来香港的两大“退步”之间的关系。而笔者觉得它们也许有着某种必然联系。泡沫经济膨胀与香港报纸水准倒退,基本是同步的。不顾社会责任地疯狂逐利,是否正是泡沫经济引发的一种媒体病态呢?

Re:金庸眼中的香港“退步”

是吗?我不知道啊

Re:金庸眼中的香港“退步”

我也不知道.
一个男人若对女人真正地好,他就是把全世界的幸福给她他都不满足; 一个男人若真正在乎一个女人,他会在她摔倒的时候第一时间扶住她,他会在她掉眼泪的时候心疼地为她擦拭,他会想让所有的人都知道三个字:我爱你!而不只是:我在乎你!

Re:金庸眼中的香港“退步”

第一次听说

Re:金庸眼中的香港“退步”

我靠~~!老大~~!你的话也太多了吧~~!
你的宏篇大论看的我头都大了啊~~!

Re:金庸眼中的香港“退步”

金庸的小说的故事情节让我觉得太有点一致了!!10来部好象是只有一种特色!!!看多了,就觉得没什么意思,尽管写的很好!!

Re:金庸眼中的香港“退步”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Re:金庸眼中的香港“退步”

都是瞎编

Re:金庸眼中的香港“退步”

胡骗

Re:金庸眼中的香港“退步”

哎,不是吧!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