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复 发帖

【讨论】伊拉克给美英上了一课

伊拉克战争开打以来,战局的发展几乎让全世界都出乎意料,而最感到意外和尴尬的恐怕是布什、布莱尔和拉姆斯菲尔德等人。

    本来,美英方面一片乐观情绪,以为只要大炮一响,伊拉克必定土崩瓦解、俯首称臣,至多也抵不过威力无比的"三板斧"。但结果让他们大失所望:第一板斧"斩首"行动斩塌了大楼而没有斩到萨达姆之"首";第二板斧"震慑与畏惧"行动只是震慑了建筑物,却没有让伊拉克军民畏惧;第三板斧是提前出动地面部队,最初似乎进展顺利,但不久便遭遇伊拉克军队顽强抵抗,战局陷入胶着状态。现在看来,联军的速战速决战略已成泡影,战争正向着美英联军最不愿看到的持久战方向转化,联军为此不得不做出战略调整:一面实施"斩断蛇头"行动,一面调集12万大军增援前线。这反映出联军的矛盾心理:力求速战速决,同时不得不面对持久战的僵局。

    十多天来美英联军招招失算、步步不顺,都与美英领导人对总形势的误判有关:对自己的力量估计过高,而对伊拉克抵抗力量和世界反战力量估计过低。过高估计自己会使人傲慢,而傲慢会让人愚蠢,于是简单地、粗糙地、轻率地对待复杂的事物,进而带来灾难性后果。伊拉克战争正在以血的事实印证这个道理。

    伊拉克军民的坚强抵抗,给美英上了一课,这堂课,有政治内容,也有军事内容。 从政治上看,战争性质对战争进程与结局具有重大影响。雄厚的物质力量和强大的武装力量往往被人过分看重,但是否有道义力量的配合,前者的作用会大不一样。1991年海湾战争,美军装备远不及现在,伊军装备则远强于目前,但以美军为首的多国部队得道多助,士气高昂,势如破竹;而此次伊拉克战争的情形恰好倒了过来,美军装备远胜当年,伊军装备远逊往昔,但伊军顽强抗战,联军陷入苦战。巨大反差的根本原因就在于战争的性质不同:上一次,伊军入侵科威特失道寡助,多国部队得道多助,胜负自在情理之中;这一次,联军在没有取得联合国授权的情况下冒天下之大不韪攻打伊拉克,师出无名,"铁多气少";伊拉克军民为保卫家园而战,众志成城,"铁少气多"。尽管从目前看来,伊拉克的得道多助不大可能表现在国际援助上,但已经充分地表现在国内力量的团结和人心的凝聚上。在联军猛烈打击之下,伊拉克统治层没有出现分裂,伊拉克军队没有成建制地投降,旅居海外的伊拉克人纷纷回国参加抗战,即使对萨达姆不满的伊拉克南部什叶派穆斯林也没有手持鲜花欢迎美英联军的到来。同时,国际反战浪潮也日趋高涨。这一切都说明,战争性质决定人心向背,人心向背影响战争进程。谁忽视这一点,谁将付出沉重代价。

    从军事上看,高新技术极大地增强了联军的战斗力,但并非没有局限性;传统作战理论与作战样式虽不先进,却仍在发挥作用。新军事革命以来,以精确制导武器为主的高技术兵器大量投入实战,并导致作战样式的重大变革。海湾战争、科索沃战争和阿富汗战争都说明,外科手术式的远程精确打击日趋成为重要作战样式,零伤亡也似乎成为可能。与此相应,陆军的地位与传统作战理论、作战方式的重要性日益下降。但伊拉克战争告诉人们,作战样式取决于战争目的,如果以占领一个地区为目的且遭到强烈抵抗,地面作战就不可避免,决定战局的最终力量仍然是地面部队。联军方面以大规模空袭为主要打击方式,辅之以较少地面部队的战法已经遭到挫败,因此不得不调集地面增援部队。这说明,高新技术兵器和与之相适应的新战法并不能应对所有的战争形势。在伊拉克目前的形势下,战争样式正在向传统的地面作战回归,空中打击力量只能发挥配合作用。从伊拉克方面来看,游击战或运动性游击战仍然可以在抗击优势敌军的战斗中发挥重要作用。联军也承认,难以对付的不是伊拉克正规军而是从事游击战的非正规部队。之所以出现这一情况,是因为不按规则出牌的游击战让联军防不胜防,让联军的高科技优势难以发挥。这种特殊形态的非对称作战让弱势的一方欣喜地看到,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他们仍然拥有抗击强敌的有效作战方式。

    尽管骑虎难下,进退维谷,但布什会硬着头皮打下去。绝对的力量优势使联军能够勉强得到军事上的胜利,但美英必须为此付出巨大和长远的政治代价。萧伯纳说,人类最大的教训就是不吸取教训。但愿艰难的伊拉克战争能让美国政治家们有一个冷静的反思,反思的主题应该是:美国力量的局限性。

Re:【讨论】伊拉克给美英上了一课

一语惊人——伊拉克战争(1)


      

    美国水兵:在所有丢失的东西中,我最想拾回的是我的思想。

    战争、超时工作、长期与家人分离,出海已经65天的“小鹰”号航母上水兵的心理压力和精神负担一天天在加重。他们原以为对伊战争会像政府当初许诺的那样很快结束,他们也会很快回家。不料,他们现在得到政府传递给他们的最新信息:不知这场战争何时结束。一些水兵感到无奈而绝望。>>

    英国士兵:我能控制好我的坦克,我能使它免遭敌人攻击,但是我却不知道该怎么对付从背后朝我开火的美国人。

    3月28日,英军的一个装甲车队在同伊拉克士兵作战时就再次遭到有“坦克杀手”之称的美军“A-10雷鸟”战机攻击,当场造成1名英军士兵死亡,5人受伤。据英国《卫报》3月31日报道,目前这些仍躺在病床上接受治疗的士兵纷纷对美军飞行员的“牛仔”式野蛮行为表示谴责。

    到目前为止,遭美军误炸而死亡的英军士兵总数已经达到5名。3月23日,美军的爱国者导弹还在科威特边境地区击落了一架英军的“旋风”战机。>>

    意大利资深记者:这个(美军)新闻中心好像是“好莱坞”

    许多记者认为,他们守在新闻中心却什么都不知道,也没有办法从这里得到任何新闻,感觉好像是住在了“好莱坞”,是在看一场戏。一位名叫帕莱桑蒂的意大利记者是一名资深记者。他说,他从来没有得到过像这次这样“质量这么差”的新闻!帕莱桑蒂认为,美国国防部建这个新闻中心,是想“利用美国几大新闻媒体充当战争中的另一种武器,即操纵美国社会舆论的导向”。他还认为,在这场战争中,美军有许多“失算”,但美军的新闻官们却利用控制在他们手中的新闻来掩盖事实的真相。>>

    美国传媒专家:美国对媒体的战场报道进行了“消毒”,剔除战争恐怖和血腥的一面,突出美军人道和正义的一面。

    巴格达残破的街景,伊拉克百姓的眼泪,联军士兵伤亡的惨况,这些令人震撼的战争景象对于大部分美国人来说却显得有些陌生。3月28日,美国对伊拉克战地报道独立性和客观性的质疑再度加深。一位随军美国记者由于其报道“威胁美军安全”而遭到驱逐。美国希望新闻媒体真实记录此次战争,还是成为可操纵的宣传工具?答案显而易见。>>

    英国《卫报》:布莱尔受尽布什羞辱

    对于布莱尔来说,他的失败并不是在战场上。他在外交上受到了羞辱,一旦布什召见他,他就立刻赶往华盛顿或戴维营,受到的也是最可怜的接待。他向国内保证会让联合国通过一项新决议,却又得不到美国的支持。布莱尔一直忙于电话外交,而布什则毫不掩饰自己的冷淡。>>

    韩国《朝鲜日报》:进入对伊拉克进攻阶段的美国被过度的“激情”所包围

    在攻击未付诸行动时就已经出现强烈反战呼声的美国,如今却陷入了战争的异常心理状态中,甚至令人产生似乎美国长久以来迫切渴望战争的想法。也许这是美国人对“9·11恐怖事件”的报复正在现实化所引起的极度兴奋。

    令国际社会感到不是滋味的是,美国人几乎从不报道他们扔下的炸弹杀伤多少平民。但只要有一名美国军人受伤或死亡,就会极尽表现关注、哀悼的美国式极端爱国主义。>>

    美国《华盛顿邮报》:布什使宪法蒙受最大的耻辱

    美国总统动用美军力量的个人权威,使宪法蒙受最大的耻辱,即国会宣战的权力逐渐消失。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美国至少在形式上同意接受联合国对包括自己在内的每个国家发动战争的权力加以限制。然而,总统用一系列歪曲事实的华丽辞藻来回避这些限制。

    布什宣称美国有权袭击任何一个可能在5年后构成威胁的国家,则意味着总统可以随时向任何国家发动战争。如果其他国家及其未来的总统都享有同样的权力,所有约束制造战争的限制都将名存实亡。>>

Re:【讨论】伊拉克给美英上了一课

局外观战:藉“民主”谋求霸权

自去年五角大楼决定攻打伊拉克始,美国便对伊展开了一场规模空前的心理宣传战。据悉,美国拨出专款设立了6个对伊广播电台,不分昼夜地向伊军民实施舆论轰炸;而在开战前后,美国曾向伊全国空投了近3000万张传单。它们传达的内容大同小异:美国攻伊并非为了石油,而要把伊人民从萨达姆的罪恶统治下“解放”出来,给他们以自由生活与民主制度。然而,这样大力度的宣传竟如雪落江河,并没有产生预期效果,伊拉克至今未出现人们结队欢迎美国“民主”大军的场面。这大概是因为漂亮的“民主”幌子终未能包藏住美国图谋霸权的真正居心。

    在二战以来的对外政策中,美国政府区分敌友,多是以是否“反共亲美”为标准,而绝不是以是否为“民主国家”为尺度。众所周知的事实是,在拉美,美国曾明火执仗地资助军人颠覆了民选的阿连德政府,还长期支持过臭名昭著的索摩查独裁政权;在亚洲,美国也曾是一些独裁政权的靠山。

    再看目前这场伊拉克战争,美国在民主问题上的虚伪性和两面性更是暴露无遗。美国自诩为“世界上最民主的国家”,在国内实行三权分立,注重法制。可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美国在国际舞台上表现出的却完全是它一家说了算的霸道面孔:作为联合国创始国之一,它却将自己凌驾于联合国之上,无视联合国宪章不得干涉成员国内政的原则,而要求安理会为其武力更换他国政权开放绿灯。正当联合国两机构执行安理会1441号决议,对伊武器核查取得进展时,它可以单方面蛮横地中断实施。对安理会绝大多数国家的劝说和反对,对全世界人民的此伏彼起的反战呼声,美国完全视而不见,听而不闻,而执意动武。这样违背全世界的民心民意,蔑视联合国权威,践踏国际法的行为,难道符合民主的精神吗?有位西方学者日前曾撰文,就美国对伊动武做了一个形象的比喻。他说:美国好比原告,伊拉克好比嫌疑犯,联合国则有如法官或陪审团。然而美国却在拿不出确凿证据,又反对完成犯罪现场调查的情况下,拒不听取法官和陪审团的意见,而单方宣判伊拉克死刑,并擅自执法。这不仅有违民主原则,而且本身就是一种违法行为。

    美国以自身的言行让人们看清一个事实,即美国攻打伊拉克的最终目的,是为了铲除一个反美政权,在中东确立一家独尊的地位,为建立全球霸权开辟道路。所谓“反恐”与推行“民主”云云,不过是美国谋求霸权主义的手段而已。

Re:【讨论】伊拉克给美英上了一课

帕萨奇  跻身“后萨达姆时代”的风流人物


3月29日,在伦敦一家旅馆,由伊拉克前外长阿德南·帕萨奇(Adnan Pachachi)领导的一个新的伊拉克海外反对派组织举行了成立大会。与会者表示,赞同组建伊拉克临时政府。

    据报道,约300名流亡海外的伊拉克人士出席了这次会议,他们来自世界各地,但大部分来自美国。与会者中有两个重要的什叶派人物,一是伊拉克南部圣城纳杰夫市的穆罕默德·巴哈尔·乌鲁姆(Mahmmad Bahr Al-Ouloum),二是侯赛因·萨德尔 (Hussain Al-Sadr)。这个新成立的反对派组织成员多为独立派人士,有医生、经济学家等,他们表示不参与6个伊拉克流亡组织最近刚刚宣布的“集体领导”。

    该反对派的首领,现年80岁的阿德南·帕萨奇出身于官宦人家,父亲、叔叔、岳父都先后在君主制时代担任过伊拉克总理。他本人在1958年7月费萨尔王朝被推翻后的第一个非军人政权中,出任过伊拉克驻联合国代表,后被派驻美国工作,不久便担任外交部长。1968年复兴党政变上台,帕萨奇加入反对派行列。翌年,他踏上了流亡之路。

    在伊拉克流亡海外的反对派中,帕萨奇的身份很独特,既属逊尼派又为非宗教人士,既有自由主义思想又主张阿拉伯民族主义。他置身于任何种族或教派争夺之外,频繁往来于伦敦和阿联酋首都阿布扎比之间,过着世外桃源般的退休生活。但最近一段时间来,他变得十分活跃,不断参加各种会议,积极筹建和准备领导这个新的伊反对派组织。他的名字不时出现在西方报刊上,并被视作“后萨达姆时代”将起关键作用的伊拉克领导人之一。据说,美国人近来也不断向他示好,几个星期前,白宫负责伊拉克事务的官员曾亲赴阿布扎比,登门拜访了这位伊拉克政坛耆宿。

    同伊拉克的许多反对派人士一样,帕萨奇也反对美英发动的这场战争,认为战争造成的只能是毁灭和痛苦。在巴格达总统官邸被炸之后,他在接受外国记者采访时说:“我们怎能为毁坏我们的凡尔赛宫而鼓掌称好呢?”他呼吁萨达姆主动下台,希望伊拉克尽快由联合国托管,并警告美国不要冒险“长期占领”伊拉克。他认为,美国人在伊拉克留得时间越长危险越大,将不可避免地同当地百姓发生冲突。

    关于战后伊拉克问题,帕萨奇主张建立一个“多元化和民主化”的伊拉克,承认库尔德人的自治权。他不认为伊拉克的“巴尔干化”会给国家带来什么危险。同时,他也表示,坚决反对在伊建立由美国人领导的军政权,他说,即使美国人“解放了”伊拉克,伊也不会成为西方的一个“分支”。帕萨奇还说,“我们仍是阿拉伯人,与我们的邻国享有同一种语言、同一种文化和同一部历史。阿拉伯民族主义往往被独裁者歪曲了,但这并不说明它本质上就坏”。他主张在联合国的支持下组织一个过渡政府,但其过渡期越短越好。

Re:【讨论】伊拉克给美英上了一课

美国不会悔改
决不会
因为他的野心太大
初恋情结,不想忘,也是忘不了, 久了,旧了,褪色了······· 那曾一季的爱恋,还在么。那曾灿烂的心情也消逝了。 但总会留有残存的感受, 会象是灿烂的烟火在夜空流过的痕迹········

Re:【讨论】伊拉克给美英上了一课

美国人将再次偿上“科索沃”“越南战争”的苦果!

Re:【讨论】伊拉克给美英上了一课

一语惊人——伊拉克战争(2)

埃及总统:如果说现在只有一个拉登,那么在战争之后,会涌现出100个拉登。

    埃及总统穆巴拉克31日警告说,如果伊拉克战争久而不决,必将导致“极端军事组织”在阿拉伯世界的涌现。>>>

    中东媒体:布什和布莱尔(发动)的这场战争,称之为“充满谎言的战争”更为恰当。

    美国为眼下这场伊拉克战争取了个代号———“伊拉克自由行动”,宣称战争是为了“把伊拉克人从萨达姆政权压迫下解放出来以重获自由”;然而,在许多阿拉伯人看来,所谓的“伊拉克自由”却只是美英任意发动战争的“自由”。在阿拉伯国家的舆论中,充斥着对这一“战争标签”的讥讽与抨击。 >>>

    比利时首相:美国是一个因受了伤而变得非常危险的强权。它想得到的是整个阿拉伯世界。

    比利时首相伏思达在上周末一次筹备今年5月大选的执政党集会上发表言论,完全否定布什总统的战争逻辑,即认为阿拉伯世界是产生恐怖主义的温床,并且为了避免美国国土再次遭受打击,宁愿让“孩子”去伊拉克送命。>>>

    俄国防部长:美国想要在伊拉克取得胜利还“差得很远”,当前的伊拉克士兵仍然保持着战斗潜力。

    俄罗斯国防部长谢尔盖·伊万诺夫4月1日称,如果美国在伊拉克境内实施地毯式轰炸,伊拉克将撑不了多久,但他们不敢那样做,因为那样将在政治上造成巨大的损失。但如果他们试图减少损失,就像他们现在所做的精确,避免大规模冲突,那样结果是怎样将很难确定。伊拉克仍有一系列军队,他们还没有开始战斗。”>>>

    美国防部长:不清楚萨达姆是死还是活。

    美国国防部长拉姆斯费尔德1日在五角大楼新闻发布会上说,目前不清楚伊拉克总统萨达姆是死还是活,也不清楚他的下落。据法新社报道,伊拉克战争爆发后,萨达姆发表了两次电视讲话,但他在1日没有亲自发表讲话,而是由伊拉克新闻部长代其发表讲话。>>>

    英内政大臣:伊拉克人可能将联军视为恶棍。

    英国内政大臣戴维·布伦基特1日接受英国广播公司采访时首次公开承认,伊拉克人可能将美英联军视为“恶棍”而不是“解放者”。>>>

    美国越战老兵:我就是战争所付出的代价,这种损失是用金钱所无法弥补的。

    美国《迈阿密先驱报》著名专栏评论员雷纳德·匹兹1日发表题为“战争最大损失是精神代价”的评论文章,引述一名参加过越战的美军士兵的信,袒露部分美国反战人士的心声,并对战争、政治、人性的问题进行了反思。这位老兵吉姆还说:“我们只是政治家们的一颗小小的棋子,我们可以被任意使用,我们可有可无,我们可以被任意替换也可以被人们很快遗忘!”>>>

    英国媒体:这场战争改变了世界对英国人的看法。

    卫报记者询问了21个国家的人,从阿富汗到津巴布韦,了解他们究竟如何看待英国人,以及一提到英国他们最先会想到什么。埃及一位出租车司机说,谁占领过埃及?谁把巴勒斯坦送给了以色列?56年又是谁袭击我们?是英国,我告诉你,而入侵伊拉克只是英国人对阿拉伯世界侵略的一部分。>>>

    美一高级军官:原来的对伊拉克作战计划的确糟糕透顶。那个作战计划基本上还是冷战时期的思路。

    美军内部,就在对伊拉克战争中美军兵力不足问题,展开激烈争吵。再任和前任军官们都认为错在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身上。美国在任和前任军官们认为,拉姆斯菲尔德及其助手们是文职领导,他们不相信军事将领们,把部署计划“一古脑儿地揽在自己手里”,并试图证明他们自己的那种一支轻巧、灵活的军队轻而易举就能击败萨达姆的理论。>>>

Re:【讨论】伊拉克给美英上了一课

一语惊人——伊拉克战争(3)西方媒体:巴格达会不会像一战的色当成为又一个“绞肉机”?

    尽管伊拉克战争并不像美国、英国战前宣传的那么顺利,但美英联军的现代化部队却仍在不断逼近巴格达。但巴格达一战会有多大伤亡?西方媒体1日比较了数十年的大城市攻防战,并援引多位军事专家的话对此作出分析。>>>

    阿盟秘书长穆萨:打倒或者毁灭伊拉克对整个中东是个凶兆,将会产生“多米诺骨牌”效应。

    阿拉伯国家联盟秘书长穆萨日前在接受埃及《十月周刊》杂志专访时表示,美国对伊拉克发动的战争是错误的,这场战争将使美国陷入巨大的中东泥潭,也使伊拉克和整个中东蒙受许多灾难。>>>

    德国外长费舍尔:我们希望这个(萨达姆)政权能够尽快垮台。

    德国外长费舍尔4月2日与来访的英国外交大臣斯特劳会晤时表示,他希望萨达姆·侯赛因政权能够快速垮台,此间分析人士认为,这番话标志着德国在美国“倒萨”问题上的立场发生了明显的转变。 >>>

    欧洲广播联盟秘书长:“联军”只对盟国记者提供随军采访的便利,但真正的独立记者却被排除在外。

    欧洲广播联盟秘书长让·斯托克在声明中指出,美国司令部一开始表示欢迎欧洲电视媒体参与战事报道,并提供随军采访的方便,但这只对极少数欧洲电视媒体,而众多其他媒体则被排除在外。 >>>

    普京:俄罗斯不希望美国在伊拉克战争中失败。

    俄罗斯总统普京2日说:“从政治和经济角度讲,俄罗斯不希望看到美国在伊拉克失败,我们希望伊拉克问题能重新通过联合国解决。” >>>

    被“炒”名记:打心底里没想过要帮美国的敌人,只想报道真实的情况。

    阿内特说,他当时接受伊拉克电视台采访时发表了几句评论,完全是出于一种礼节性的回答。他说,他自己打心底里没想过要帮助美国的敌人,只是想报道真实的情况,却因为说了实话而被“炒鱿鱼”,这是不公平的。>>>

    美军高官:巴格达之战将“非常艰难”。

    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作战部副主任迈克克里斯托2日称,围攻巴格达的战斗将“非常艰难”,美军没有预期突然攻入并轻而易举地夺取巴格达。>>>

    英国《独立报》:联军的失误在于不能“知己知彼”。

    英国《独立报》3月31日发表的文章说,决策者已经私下承认,他们不知道下一步到底会发生什么;自然,原先的计划可能需要修改。无论美英政府作何解释,伊拉克人的抵抗确实比多数人预想的顽强得多。美军中将威廉·华莱士说,这“不是我们在军事演习中面对的”敌人。>>>

    网友华罗:媒体对这场战争是否客观公正?

    美军营救出女兵一事被美国媒体大炒,似乎牵动了每个人的神经,媒体也跟着津津乐道,但是,有谁详细报道过伊拉克死伤失踪妇女儿童的命运?!这场战争让人认识了什么是强势媒体,什么是信息侵略!

Re:【讨论】伊拉克给美英上了一课

一语惊人——伊拉克战争(4)

美民主党总统候选人:美国像伊拉克一样,需要进行“政权改变”。

    4月3日,美国民主党2004年总统候选人之一约翰·凯利发表讲话说,总统布什在对伊战争爆发之前严重疏远了盟国,以至于只有一个新的总统才能重建与其它国家的被损坏的关系。他还说:“现在,我们需要的不仅仅是伊拉克萨达姆政权发生改变,我们同样需要美国政权也发生改变。” >>>

    军事专家:巴格达巷战对美军将会是一场噩梦。

    英国《简氏防务周刊》的著名编辑克里福德·比尔说,联军在作战时,不得不穿着很厚重的服装,这一点在随后可能爆发的巷战当中对他们很不利。巷战的时间会拖的很长。它会使大量的军队陷入困境。这次战争是有预定的时间表的。时间拖的越长,流血会越多。布什政府也将会很难将战争持续下去。>>>

    伊一受伤母亲:我亲眼看见我两个小女儿的头掉了下来。

    中新网4月4日电 据英国《镜报》报道,两天前发生在美军检查站的一个突发事件导致一个伊拉克家庭的11名成员丧生,这个家庭的母亲受了伤。她失去了只有5岁和2岁的两个女儿,一个3岁的儿子。 >>>

    默多克:伊拉克长期战争将会增加恐怖主义袭击美国和英国的可能性。

    传媒大王默多克4月2日说:“自杀性袭击事件很可能在这里和伦敦上演,这将使美国人神经紧张。”他还指出战争将造成无辜百姓的死亡,并大大地破坏了伊拉克的经济能力。他认为战争最好能够在短时间内结束。 >>>

    乔其兴:没有人会因为憧憬“充分就业”的美妙景象而欲置身于战火纷飞之中。

    二战时期是惟一没有失业的一个阶段,但相信,没有人会因为憧憬这一“充分就业”的美妙景象而欲置身于战火纷飞之中。并且,现代化的高科技战争对经济的影响已与常规战争显著不同:每破坏一单位的GDP,常规战争所需要的耗费要比现代战争大得多。 >>>

    林治波:电视直播的战争画面给人造成的奇特感觉,极大地模糊了战争的残酷性。

    一边是激烈的交火、横卧战场的尸体、焰火表演般的夜间空袭,一边是战区公路上的车水马龙和民众一如既往地就餐和购物。电视直播的战争画面给人造成的奇特感觉,极大地模糊了战争的残酷性。而实际上,战争的残酷性并未因此而有任何改变。>>>

    战地记者唐师曾:巴士拉会成另一个“首都”。

    我认为美国最近可能有两个比较大的动作,一个是在南方,迅速拿下巴士拉。之后,美国可能在南部弄出一个和北方敌对的政权,派驻警察,维持治安。>>>

    路透社:战争似乎已经到了覆水难收、欲罢不能的境地。

    英国路透社的4月1日发表评论文章认为,当战争即将进入第三个星期,布什先生领导的、旨在推翻伊拉克总统萨达姆的战争似乎已经到了覆水难收、欲罢不能的境地,用美国人自己的话说就是:除却胜利,就是死亡,别无他路”。>>>

    日本环境综合研究所所长青山贞:战争堪称世界最大的环境污染。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最近发表一份战争与环境关系的评估报告认为,自然和资源是战争不可避免的牺牲品,水源危机、物种消失、森林减少、土地沙化乃是战争的必然结果。>>>

Re:【讨论】伊拉克给美英上了一课

早该这样了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