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净石油进口量在亚洲排名最低,因而从这个意义上讲,中国所面对的形势也并不像有些人士所预料的那样危急
●尽管不可能不受到战争的影响,但中国经济将依然会保持过去10年的持续快速增长
随着伊拉克战争打响,整个世界都为之颤动,整个世界也倾全力关注。由于位于中东的伊拉克石油储存量在世界仅次于沙特而位居第二,这场战争已经不是美英伊局部范围的战争,而将影响到未来全球政治、经济格局的异变。
冲击来自石油危机
毫无疑问,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战争必然会对全球经济形成一定的冲击。据悉,目前在伊拉克从事业务的中国公司大约有50至60家。其中,中国机械设备进出口等公司已经敲定的建筑和销售合同总值就超过10亿美元。
更有报道说,截至2000年11月15日,中国有60余家公司参与石油换食品项下竞标并与伊拉克签订了650余份出口合同,总金额超过16亿美元,已经获得联合国批准的有近500份,价值约13.4亿美元。来自中国海关总署的数字显示,2001年中国同伊拉克进出口商品总额为4.7亿美元,其中中方出口额为3.97亿美元,进口额为0.73亿美元。
但是,最大的影响主要是来自于石油危机。几乎所有的专家都警告说,伊拉克战争必将引发石油供应的短缺并带动价格的大幅上扬。国际能源署说,如果数周内伊拉克战争爆发,仅靠欧佩克本身无法迅速填补因此而造成的原油供应短缺,到3月下旬全球每天的原油缺口就可能达到168万桶。相应的,油价可能会在今年第二季度和第三季度都保持在每桶50美元以上,更有甚者,有经济学者认为世界石油价格将可能达到令人恐慌的100美元。
石油是全球经济的赖以生存的血脉,石油渠道“阻塞”必然使全球经济受到严重地困扰,而世界各主要经济体也确实一再调低其今年的增长预测。中国对进口石油的依赖日益加剧,这使中国比许多国家更容易受到石油价格飙涨和供应中断带来的负面影响。一个数据就是石油进口成本上升已经导致中国今年头两个月创下5.63亿美元贸易逆差,而贸易逆差对中国来说非常罕见。
据有关资料显示,中国有1/3的原油依靠进口,目前每天进口原油约150万桶,原油价格上升,中国每天进口石油需要的资金将会比预算多支出约2000万美元。有专家预测指出:如果国际油价上涨10美元并维持一年的话,那么中国经济增长率的负面影响会超过0.5个百分点。
有关专家表示,由于与伊拉克息息相关的中东其他国家是中国主要的原油来源,因而中国不仅会受到石油价格飞涨的威胁,而且还很可能遭受石油进口中断的尴尬窘境。根据中国海关的统计数据,中国石油的50%到60%从中东进口,主要是伊朗、沙特阿拉伯、阿曼、也门等中东国家。相信,战争的爆发不仅使伊拉克石油的来源中断,而且科威特等其他国家的的石油出口也会受到一定的影响。
战略储备未雨绸缪
其实,中国已经早就意识到战略石油储备的急迫性。据了解,2001年,中国拥有的石油储备只够全国用7天,而美国和日本的石油储备足够维持90到100天,而且中国目前石油消耗年增长率不会低于6%。
为此,早在1997年,中国已经着手做好石油战略储备,而该项计划也已经在2003年开始着手实施,同时,企业商业油储备能力也不断提高,据悉,国内公司目前已经具备了储备2000万———3000万吨石油的商业库存能力。
《人民日报》最近一篇报道称,中国已经划拨出人民币140亿元用于石油储备的一期建设,中国的目标是建立一个相当于90天石油进口量的石油储备。与此同时,中国还增加了从俄罗斯和东南亚国家等局势相对稳定的石油生产国的进口量,以平衡其对中东石油的过度依赖。
不过,由于中国的能源消耗绝大部分还是依赖于本国廉价而储量丰富的煤炭资源,中国的净石油进口量在亚洲排名最低,因而从这个意义上讲,中国所面对的形势也并不像有些人士所预料的那样危急。
总的来说,尽管中国经济不可能不受到战争的影响,但是由于中国新一届政府锐意改革开放的决心,以及中国经济整体经济形势的良好发展惯性,加上强劲的出口和保持增长的国内消费需求,中国经济将依然会保持过去10年的持续快速增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