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复 发帖

理想人格的不灭灯塔

   我们对待外界的看法,一定会经历一个由认识模糊到深刻理解的过程。我们需要不断用自身的经历来完善自我,从而对外部社会逐渐获得完整的了解。而人对自身的认识也是这样,开始时对自己的要求总是会随着不断与外界接触而时常改变,但随着对自身了解的不断加深,就会对自己重新有一个理性的认识,继而去寻求“做人的标准应该是怎样的”。这实际就是如何培养理想人格的问题。
  现在的教育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更注重的是人格的培养,将思想品德作为衡量一个人全面素质高低的首要标准,只有德才兼备才会在人才市场上倍受青睐。
  注重人格的培养,其实在我国古时孔孟的教育思想及教育内容中就已经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孟子将人区分为大人和小人。小人即是还未具有高尚品质的人,他们根据感觉做事,反复无常。这也正像我们还未对自己形成理性认识时的做法一样,是没有一贯操守的。而大人则把理性作为判断事物的依据,因而不会轻易改变自己的行为准则,做起事来有自己恒定的一贯性。所以就理想人格的造就而言,孟子认为要从“心”,而不是跟从“耳目之官”,要将自己的行为统一在理性的指导之下。
  孔子的弟子向孔子询问人的内在素质可以有哪几种境界,孔子认为,按人格的高低有无,可分为圣人、君子和小人。圣人是一个很难企及的最高人格理想,现实生活中很少见,因而君子的人格便可近似看作理想的人格。这种品格的象征归结起来就是仁和智,这便是仁智统一。
  仁者爱人,这是品德方面;智者知人,这是才艺方面。将二者联系起来,自然就是理想的人格,而且无论古今,这个标准都十分适用。既然孔子通过仁智统一的思想将理想化人格界定出来,那么如何才能成就这种人格,它需要那些内在素质呢?
  首先是智、情、意的统一。君子应像仁者那样无所忧虑,像智者那样无所疑惑,像勇者那样无所惧怕。其实孔子的意思在于说明,仁者不忧表现的是情感,智者不惑表现的是理智,勇者不惧表现的是意志。健全明晰的理智、爱憎分明的情感、勇敢坚毅的意志合在一起,便是成就理想人格的基本要素。
  其次是真、善、美的统一,这是与智、情、意的统一相对应的。理性对应着真,意志对应着道德行为即善,丰富的情感对应着美。由此可见,孔孟所倡导的“君子”的人格,实际上与我们今天所传扬的道德规范是一致的。
  智、情、意三者最终要统一于仁。“知者利仁”,“惟仁者,能好人,能恶人”,“仁者必有勇”说的都是这个道理。儒家思想的核心就是仁,“仁”字在《论语》中出现达109次之多,是一切理论的核心。
  既然有了成就理想人格的要素和核心,就必然要有具体的道德规范。作为最高的道德原则,“仁”以“礼”“乐”等作为手段,统领着“忠、恕、孝、悌、宽、恭、信、敏、惠、智、勇、刚、毅”等诸多道德规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信近于义,言可复也”,这些都是在强调某种道德规范。这些规范经过千百年的传承,有些已经渗透到现代人的生活方式之中。如“孝”一向被看作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孝敬老者是天经地义之事。而在欧美国家,成年子女对父母的生活很少过问,使得老人只能于孤独中度过晚年,更缺乏明确提出“敬老”的社会公德。再如“信”,现在我们大力倡导“诚信为本”,“明礼诚信”,也是继承了这些传统美德。在西方物欲横流、尔虞我诈的社会中,就没有这种集体性的道德观念。
  不仅仅在提高自身品德修养方面,孔子指出真正品格高尚的人还要承担教化百姓的使命。“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君子”需要有承当大事的气魄,使更多的人在思想品质上受到教育,不保守,能做到胸怀天下。总之,孔孟提出的思想道德规范在培养理想人格方面至今仍为我们所受用,与我们的日常言行息息相关。
  儒家思想源远流长,影响范围很广。中国、日本以及东南亚都受到它的深远影响。尤其是在培养理想人格这一方面,给了后人十分深刻的启示。当然孔孟的思想也有一些是与历史潮流相背离的,如复古倾向,对等级、秩序的过分强调等。但瑕不掩瑜,我们的古圣贤以他们的智慧照亮了人格上前进的道路,为千百年后我们培养理想人格指明了方向。我们会在他们照亮的路上不断超越自我,用圣贤的哲理来深化自己的思想,塑造完美的人生。

Remind:此消息由小月儿在08-18 03:20:12做过手脚,呵呵……

Re:理想人格的不灭灯塔

人格的确很重要,一个人如果丧失人格,就等于在社会丧失了生存资格。
[Move]大家好,我是小月儿,希望你们like me[/FONT][/SIZE][/Move]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