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复 发帖

广告指瑕(早期日记摘抄)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大家的商品意识也在不断的加强,自然而然的广告越来越受到企业和厂商的青睐,成为向消费者展示商品质量的一个重要窗口和途径。如今广告是多了,商品质量也在不断提高,可广告的质量却让人无法苟同。

  首先,大多数广告的内涵、画面无半点创意,平淡无味。象记流水账似的把商品的功能与作用读一遍,再配上几个随意性的画面,一个广告就算完成了。或许企业认为这种方式能够直截了当地把该厂品介绍给大家,但在当今以电视为核心的信息时代里,现代生活的节奏和信息量根本不允许大多数人把时间耗在无尽头的单一形象前。可能大部分企业、厂商会说一个优秀的广告从创意、拍摄、制作再到播出,它的费用是惊人的,没必要也没这个条件去拍。其实不然广告上也可以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事实证明,在多如牛毛的广告中一个平淡、平常的广告是无法引起人们注意力的,更不用说去记住这个品牌了。相反,如果厂家肯在广告上加大投资力度,制作出一则与众不同的优秀的广告,观众的印象深刻了,销售额也就跟着上去,效益就增加,说不定还走出一条名牌之路,在同行业的激烈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那么此时收益将双倍或多倍于投入,何乐而不为?就比如光明牛奶的广告,想必大家都已看过,虽不无夸张,却又十分真实;虽不无滑稽,却又充满创意。难道厂家真的要对奶牛进行量体重、查视力、考智力吗?大家一看就知道是夸张的,但它却能让消费者清楚地了解到该企业对商品质量的重视,从而买得放心,买得安心。

  再次,广告常盲目地利用明星效应。利用明星的影响力来扩大商品的影响的确是一条可行的办法,但物极必反,看多了也就腻了,甚至觉得反感。象郑伊健和章子怡合拍的广告,本来拍得还不错,却在下面写上国际巨星,反招来大家的不满。章子怡完全是个新人,郑伊健也不过多拍了几部电视剧和电影,两人怎么也跟国际巨星沾不上边呀。不知道大家是否注意到最近广告中的一件怪事,你只要打开电视机便会惊讶到怎么明星全都缺乏矿物质呀?从沈力到巩俐,从李丁到濮存昕,不是缺锌、缺铁便是缺钙,直让人丈二摸不着头脑。

  广告质量之低就决定了必须增多播出次数,进而发展到现在的电视购物。那冗长的广告犹如老太婆的裹脚布一样又长又臭,相信大家深有同感。我想如果广告能以独特的创意再利用电子技术、音乐、道白、蒙太奇变幻等组合成一个艺术整体,不但厂商能获利,对观众来说也是一种艺术享受。

Re:广告指瑕(早期日记摘抄)

老是在看完了外国的、港台的广告之后忍不住赞叹人家的拍摄水平,并不是崇洋,而是一种普遍的对比,难道只要在某知名电视台播出就可以吸引观众,吸引客源吗?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