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复 发帖

【转帖】晃荡在上海边缘

一直不喜欢上海,好象又没有什么说得出来的原因。
  心里对于上海那种暗暗的排斥,我想可能是因为它的过于商业,感觉到的只有快节奏的那些生活。而我喜欢那种从容的,安静的,温馨的。
  记得在我十一、二岁的时候,妈妈曾经就我的性格说过,我本性是个懒散的人,比如出门,总是死捱着不肯走,再比如回家,总是磨磨蹭蹭不肯回。现在想起来,忽然非常佩服当年那个三十多岁的女人,她在多年以前对我此生所作的预言居然一点没错,她以她惊人的预知能力,让我至今为她倾倒不已。
  到上海也有了些日子了,上海在我的心里一直就不是个玩的地方。是学习的,是消费的,也是赚钱的城市。但还是来了,因为我的朋友在这里,能在这寸土寸金的地方,有免费的住处,还有好朋友可以聊天,用他的话说,何乐而不为?
  从一下车,就走进了人群拥挤的地铁站,上海给我的感觉依然是,人,无可救药的多。只是上次来的时候,距离现在大概已有7、8年之久,那时候还没有地铁,上海已经让我觉得喘不过气来,更何况现在?地铁是时代的象征,卫慧的话果然有些道理。
  事实上,这样的感觉并没有持续多久,我很快就对上海更新了意识。
  在朋友的带领下,走过了很多上海比较闻名的地方,从衡山路穿过,经过淮海路,南京路,外滩到东方明珠,世纪公园……
  大上海的繁华和艳丽,我更感觉到人的伟大和渺小。所以说伟大,是觉得上海的建筑,绿化以及人文景观,让你不得不佩服,不得不赞叹。说渺小,是因为曾经走过很多城市,从未有过着种仓皇失措的感觉,仿佛一滴水,只要投入上海,就立刻会在里面溶解,蒸发而至无形。
  衡山路曾经在安妮的笔下散尽光芒,于是到上海的第一个地方,就是衡山路。
  据说,衡山路曾经是法国租界的一条路,现在是使馆区。我们沿着衡山路慢慢行走,只想感受这里的欧式风格的建筑,也无可否认,这里还有着殖民地的色彩。大大小小,这里散步着很多酒吧,两旁的有梧桐,香樟,还有爬满了绿色植物的教堂。路上的人不多,整个看去是一条冷清而宽大的街道。可是,朋友告诉我,这条街算是上海最有档次的一条街了。
  也许是吧,我在心里笑笑。
  看着三三两两经过的外国友人,非洲的,美洲的,轻声地说着些什么,间隙夹杂着微笑。出入于衡山路的酒吧。走过香樟花园,另一个朋友说起这里的消费:我们每人准备50,到里面喝杯茶吧。他开玩笑的说。这里因为香樟树生在花园酒吧的里面而得名,从对面的街道看过去,一棵香樟正懒懒地摇动着树叶,而脚恰巧就落在香樟花园的首席场地。
  而我对时光倒流印象深刻,那不是因为它的场地,装潢和名气,仅仅是因为我想起台湾小庄做在北京的雕刻时光。而我依然不能理解它的冷清。朋友说,这是白天,衡山路最热闹的时候是凌晨两点多,这里通常是堵车的。全上海最漂亮的车紧接在路面上缓缓行进,三五步一停。悠闲而气度。
  整条街道,你看不到一家肯得基麦当劳,它们的档次不够。我想我的档次也是不够的,小资的上海生活,离我们平民太过遥远。就算是在衡山路没有一席之地的麦当劳肯得基,我若是天天去吃,也是不能承受的。
  淮海路是上海的一条知名的街道,而接近衡山路段的淮海路并没有想象当中的张狂。是安静而悠闲的,我正在想的时候,看见有路人匆匆而过,不禁莞尔。到了襄阳一段,人陡然间多了起来,已经可以用拥挤来形容。往里一点,好象是一个很大的市场,一个一个独立的面积不大的店铺连成一片,里面卖的东西没有分类,有衣服,雨伞,眼镜,玉石……不一而足。一个小小的广场(或者也不能说小,要和人民广场相比,要小多了)边上,我们坐下来休息,天气闷热,欲雨未雨。广场上的大屏幕正播放着上海记事。
  终于不耐炎热,三个人又向前走去,在百盛逛了一圈,除了每个人买了点东西,增加了一点负担以外,还消磨掉了不少时间,从百盛出来的时候,天色已然不早了。百盛的外面好象是在做红茶的广告,围了很多人在听主持人的宣传。而我只想看看,盛名之下的淮海路,现在究竟是什么样子。于是我们一路说笑着向前行去。作为跨国公司在上海开出的第一家百货公司,华亭伊势丹终于出现在我的眼前。琳琅满目的各种法国化妆品、日本饰品、意大利服装让人大开眼界,宽敞明亮的购物环境和亲切可人的营销手段让人耳目一新。据说伊势丹不仅成为上海时髦一族的购物地,就连许多外省市甚至是国外的旅游团也纷纷慕名前来“大采购”。华亭伊势丹连同后来出现的美美百货、巴黎春天、大上海时代广场连卡佛构成了上海高档百货的“四大名旦”。常常听别人说,盛名之下,其实难负。而淮海路,却让我对这句话,不再认同。街两旁各种风格的咖啡店、茶室、酒吧首尾相接,体现出上海在她美丽的外衣之下,大都市的休闲文化。全球闻名的美式咖啡星巴克咖啡,据说是今年六月刚刚开业的,她给淮海路上带来了美式咖啡文化。
  知道淮海路上还有其他的名字么?霞飞路知道么?
  我是不知道的,可是说到霞飞路,却是闻名已久,那是三十年代旧上海的一段最繁华的记忆,我想起了《花样年华》,仿佛张曼玉正身着旗袍,优雅的从霞飞路上走过……原来就是淮海路呵。
  在卖当劳吃了点东西,逛了一下午的疲惫一扫而空,我们又想南京路走去,上海实在是太大,我根本无从记起,我到底是从哪里又到了哪里。反正是走过了上海大剧院,走过了人民广场,走过了大世界,我们来到了南京路步行街。这个城市夜晚的灯火,也许是内地最美丽的风景了,流光溢彩,辉煌已极。有小火车慢慢吞吞地开过,悠然的象是散步的蜈蚣。
  一路说着,笑着,不知不觉就到了外滩。气温开始慢慢地地降下来。
  在黄埔江看轮船缓慢的行使,正是我喜欢的方式。
  低头看江水,水面温柔。我忽然想起,以前的黄埔江,水面上有很多的漂浮物,而现在是一点都看不见了。现在的黄浦江,更象是一个雍容的贵妇,安然,娴静,全身的珠光宝气。从对面看东方明珠,上海标志性的建筑之一,正在这开始飘雨的城市里,散发着她诱人的魅力。灯光下的外滩,有一种不真实的美丽,骗取了多少的爱慕,而白天,光芒尽失,真实的真切的样子呈现在外界的面前,当然,真实也有它真实的美感,但无可否认,灯光下的外滩,实在是比白天的她美丽多倍。
  雨开始有了丝丝寒意。而时间也指向了23点多,最后一班回程的地下铁也已经赶不上了,我们只好走去坐轮渡,雨,开始有点急促了起来。
  到了二十几层的楼里,里面的人居然说:衣服怎么都湿了呀?
  两个朋友大笑,你不知道下雨了么?
  他看了看我,那她的衣服怎么没湿?
  晕倒,我的衣服也一样啊,就是看不明显而已。
   
  在上海就这样的晃荡着,一个无雨的下午,我们就近去了世纪公园。据说这是上海内环线中心区域内最大的富有自然特征的生态型城市公园,因为无须过江,就这样懒散的行去。公园以大面积的草坪、森林、湖泊为主,入眼尽为绿色,让人倍感清爽,林间溪流潺潺,公园更有大型浮雕,我们边走边聊天,感觉接近大自然的那种亲切。走出公园,有如瀑布一般的水流分层而下,世纪大道更是宽阔而美丽,两旁尽是绿叶红花,无法言喻的美丽。
  而徐家汇的商业街,则是另外一种感受。因为本是要去上海书城的,因为时间较晚,可能呆不了多久,书城就要关门。所以一到美罗城就立刻跑上思考乐。我们在思考乐书城泡了好几个小时出来的时候又抱了一大堆书。而天色,又渐渐晚了。还逛么?朋友笑着问我。
  我立刻斩钉截铁的回答:逛!
  其实我并非是特别喜欢逛街的人,只是实在受不了上海的诱惑,对于上海,我有着惊艳的感觉,我很想在我从来不曾流连过的商业氛围里,找到我所未能发现的好来。
  徐家汇太平洋红火的有些拥挤,里面的商品时尚而精致。而六百和汇联的物品,相对价位较低。汇金没有去,而汇港感觉的很有特色。特色的都不象是一个商场了,朋友说。是的,这里更多了一些休闲的味道,在四楼的上海阿拉,我们看到了繁华上海的另一个侧影。进去是一辆仅供观赏的黄包车,间断的贴着2、30年代的广告画。转悠了半天,又买了点东西,出来的时候,忽然发现一座小石桥,还有古老的小藤椅,赶快把它拍下来,出了这进门,又看见古老的水井,小车……赶快赶快,又抓一张。
  这样疯狂的想要把它留下来,完全是因为那天去城隍庙的时候忘记带相机,而那里,才是真正的上海老街,但是卖的多是珠宝玉器,与我的想象大相径庭。以前好象也去过,但那时的城隍庙一带是特别热闹,现在却冷清的多。朋友说这里太老了。他说的并非只是城隍庙,他是指整个这一片。我问为什么,他说这里的建筑,人文都不是他喜欢的,不象浦东,正在建设发展之中,是年轻向上的面貌。他说的很有道理,可是我却记得,以前我来的时候,大家都不是很欣赏浦东,因为当时,浦东是一片未开发的旧城区。看来真是此一时,彼一时啊。十年河东,十年河西,这简直就是上海的真实写照。
  但是,这一刻的那30年代的广告画,又让我想起了在多伦路的感觉。那里更有十里洋场的味道,甚至更加古朴。那是向着鲁迅才去的,到那里看见这样的一句话:一条多伦路,百年上海滩。多伦并不大,却很多的名人造就了它的声势。当年鲁迅、茅盾、郭沫若、叶圣陶等文学巨匠及丁玲、柔石等左联作家的文学活动,就在多伦路!还有名闻遐迩的公啡咖啡馆,现在只有表面还在,里面都已经是现代商业化了,我们去的时候,咖啡馆灯火通明,正在营业。相邻的是咸亨酒店,门前的孔乙己正一手捏着茴香豆斜着身体面对着马路。对面就是著名的教堂——鸿德堂,这条路上还有风格各异的孔(祥熙)公馆、白(崇禧)公馆、汤(恩伯)公馆更使多伦路成为海派建筑的“露天博物馆”。我们只找到了孔公馆。而白和汤太狡猾,不知道把房子见藏到哪里去了,想我们如此张扬地寻找尚且难以找到,看来当年要刺杀他们也不知道要费多少力气。给我留下最深印象的,还是那些很有特色的店铺,里面的东西离奇古怪,简直就是第二条霞飞路。一些古旧的字画,三十年代的老宣传画,佛像,毛主席像章等。也有一些现代的油画刺绣什么的。
  而现在,在徐家汇,忽然想到这些,就觉得上海真的是很奇怪,最古老的和最现代的。有趣的结合在一起。向世人展现它无穷的魅力。
  我是喜欢上海的吗?我问自己。
  我的心一直在繁华的上海晃荡着,我想起了有一天,我独自出来,乘了地铁无目的的行去。到锦江乐园出站的时候,感觉忽然来到了荒郊野外。因为上海的繁华迷乱了我的眼睛,我不知道自己,还在想些什么/我打开地图,才知道,这里已经是靠近上海的边缘。
  就那样慢慢的无心的走着,从容的享受着上海边缘吹来的风。穿过江安路,桂平路上的紫藤苑里,贴地的黄色,红色的不知名的小花灿烂的开着,绿色的植物奋力地从黑色的栅栏里向外舒张着它们的枝条。很安宁好象又很喧嚣。在这里,我看见了我到达上海以来看见的第一家网吧,蓝依咖啡网吧,在暗淡的夕阳里,静静的耸立着。在浦北路上,有一个人们围起来的小圈子,在冷清而宽阔的街道上,感觉非常的特别,原来是两个上海人在吵架。吴侬软语,别有风味。
  走在虹漕南路的时候,电话响起,我不想破坏此刻的心情,就没有接。然后短消息的提示声又不断的响起,我才低头来看。小姑娘当心啊,一个老伯忽然大叫起来,一辆车正在转弯,我却集中精神在看电话。我退了一步,郝然的对老伯一笑。他关心的说了几句,太快的上海话,我根本不懂。只好笑笑。
  走过上海师范大学,忽然很想进去看看。因为学校于我,有着很难说清的情结,恨也是它,爱也是它。学校的公告栏上,张贴着一些广告,象什么:无须仰慕禁锢下的美,吉他贫民的美。然后是书展,考研书打折,计算机登记考报名通知,上网卡优惠什么的。忽然有一种说不出的情绪涌上来,熟悉的味道和不快乐的压抑又一次蜂拥而至我的心头。
  香樟路上,学思路旁,有同学穿着学士服在拍照,又到了要放假的时候了啊。我的鼻子有点发酸,赶快匆匆逃走。
  这时候朋友的电话打来:在哪里?累了就回来,我怕走丢了你。
  笑,很温暖的感觉,总是在我觉得不快乐的时候收到。
                  
  想起来的时候,才知道,原来我是喜欢在边缘的感觉。
  当我们回来的时候,再一次走在衡山路上,衡山路上的车流比白天多了很多。但是安静而平稳,果然是三五步一停,悠闲而气度。酒吧里人满为患,来来往往的人,填满了白天安静的空间。有外国的情侣在路边上双双拥吻,演绎着衡山路的铁达尼号。
  朋友提议去酒吧坐坐,不去了,我说。
  原来我已经不喜欢那样的热闹,我的生命里开始更深刻的充满了对安静的渴求。以前也曾经愿意出入那样的场所,疯狂的发泄心中的愤怒。而现在,我很平和,心理象有了一条平缓的河流,在我青春的边缘拉我回头。
  于是我开始明白,在上海,我只能在它的边缘,无论在多么拥挤多么繁华的街道,我的心只能晃荡着前行。
  我更希望在世界某个安静的角落,伴随我最深切的爱人,宁静的过这一生,没有风波,也没有挫折。我知道,这几乎是不可能的,因为我的心里,从来就不相信爱情,但是,我渴望真的感情,这并不矛盾。所以上海的繁华是我喜欢的,却不是我要追求的,这也并不矛盾。
  就在这忽然凭空而至无端的愁绪里,我结束了我的晃荡。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