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复 发帖

【家乡】小话山西

  说玩,这大半个中国都去过了,喊得越响的地方去的越多,如北京呀深圳呀桂林呀,就一个北京,生生的去过几十次,连北京人都找不到的景,我都要看遍。即便气不死北京人,但北京人肯定气不死我。他们不行吗。

  现在好,搞开旅游了,北京人也满世界的玩开了。但我真相信,北京人除了那些特大型的人物们咱们搞不清外,那些小一点的北京人,压在屁股底下的河北是看遍了,什么野三坡呀,什么秦皇岛呀,什么皇帝的八大山庄呀,他们真的看腻了。他们就想起山西了。

  也是,山西除了自已不会吹自已外,世上有的,你说山西什么没有?说五岳,山西占了一个;说圣地(当然是佛教的了),山西据了一席(最好的一席);说石窟,山西的比洛阳的都强;说木楼,中国独此一座;说人文,三皇五帝的三皇都在山西;说古城,没人敢说平遥的排世界第二;说文化,古代大师级的山西占了八分之一;说帝位,太原生生就成了龙的老巢;说儒释道,在山西的哪个角落你看不到?说传说,地道的山西人哪个嘴里没有三段五段?论资源,山西的那个煤叫海;演地势,整个华北平原和京都都被她鸟瞰。

  说山也行,左首一指是太行,右首一指是吕梁,让郭兰英给唱红了。说水也可以,那条奔流了五千年的民族河就在山西。

  所以,北京人就盯上山西了。所以,其他地方的人也盯上山西了。

  渐渐的,来山西的人多了,渐渐的,写山西的人也多了,尤其是两个名角,一个是《抱愧山西》的余秋雨,好象真抱愧山西似的,却原来是山西抱愧于他,是山西成就了他。还有一个写洪洞大槐树的,也写的魂牵梦萦,叹一口气,真找到了根。

  这两个人倒是真不失为名人,真比一般的看客们知道来山西看什么,所以就看到了什么,所以就更加名了。

  可包括北京的等诸地的朋友了,草草的来山西一趟,又草草的走马一圈,又草草的捕捉点滴印象,又草草的回去了。他们就看了一个山西的表,就看了一个山西的象。

  二十年风景看深圳,一百年风景看上海,五百年风景看北京,五千年的风景只有看山西。看山西就看山西的古,看山西就看山西的朴,看山西就看山西的拙,看山西就看山西的淳,说白了,看山西就看山西的那个中华民族的魂。

  文武二帝中,武帝是山西的了,忠义二字就是武帝的写照。来山西怎能不看看山西的忠义?京都的灿烂中有一半是山西点燃的。山西的水都流出山西了。

  尧舜禹三皇都在山西了,淳与勤就是山西的写照。怎能不到尧都平阳,舜都蒲板,禹都安邑看看呢?看看山西的淳朴与厚道,看看山西的勤俭与耐劳。山西现在都是全国收入最低的地方。

  黄河倒是流经了全国的七省,但唯独把魂留给山西了。壶口瀑布,谁不知道?第一次去壶口的人,是几十里之外就听到那轰隆隆的声响,怆天恸地,哪是在哀颂什么?入谷就见几十米的气浪,哪是在幻化什么?谁敢不想想这就是中华民族的魂呢?

  要说北方,真正的男人也只有在山西找了。山西的男人又没拒绝现代的文明,又承继着父辈们的淳厚。喝酒敢为你喝死,带路敢只身跳沟崖,自已穷的揭不开锅,不让朋友饿肚子。几百年来,为什么北方逃荒的都往山西跑?山西富吗?哪个女人嫁给了山西的男人,才知道这是嫁了一个放心的中国男人。

  要说美女,世人也应该睁开眼睛看一看山西了。古代四大美人,山西占了两个,闭月羞花那是山西的独有。貂禅是山西人,玉环更是山西人。香溪水与西子湖也不得不惊叹山西的风貌。山西现在还有好几个出美人的地方,谁知道?就连史上的唯一的女皇帝,不也山西的吗,谁敢让她从山西迁走?

  山西的酒——别人就是把自已的酒都唱烂了,山西就是一句都不唱,也没人敢把山西的酒排斥在坛外。壮男美女山西酒,梦里山西走一走,政客们都知道的。

  长城在山西的那一段是最古的;关卡在山西的那几个是最雄的;塞外在山西的那一片是最怆凉的;豪气在山西的土地上是最威壮的。没见山西的经济不怎么样,当官的倒是出了不少吗,那是山西人民用自已的血汗把他们喂肥的。其他地方你再找出一家与山西风格等同的来,难不死你也累死你。

  想看山西吗?那就看一眼吧。只要山西人的物欲还没有膨胀,你就会看到一个真正的山西。只要山西人的收入还没有达到沿海,你就会看到一个勤劳的山西。只要国家还具有着一些善良的风范,那你就会看到一个历史的山西。只要还认定自已是中华民族,那你肯定会看到一个中华民族之根的山西。

Remind:此消息由陌生的邂逅在06-24 18:15:47做过手脚,呵呵……

Re:【家乡】小话山西


鹳雀是一种鸟名,又名冠雀、观雀。似鹤而顶不丹,颈嘴皆长,全身色灰白,羽尾色黑。巢于高树,喜栖高楼。“鹳雀楼”是黄河文化的象征和标志,其与长江流域的黄鹤楼、滕王阁、岳阳楼遥相呼应,被誉为我国古代四大历史文化名楼。

颧鹊楼故址在永济市古蒲州城郊黄河岸畔,该楼始建于北周。登鹳雀楼可以俯视“迥临飞鸟上,高出世尘间”,置身其上,犹如楼在高空天际,“鸟在林梢脚底看”。

诗因楼而生,楼因诗而名。“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这首诗,可以让人领略昔日大唐王朝诗人王之涣壮志凌云的胸怀走进他的梦幻世界,和他一起感受世间的苍穹:西下夕阳的余晖、奔腾黄河的水流、迭菪起伏的山脉、水天一色的景象,也是自勤勉励,奋发向上,登高望远的一曲华章。

Re:【家乡】小话山西

底下这张照片是……
来如流水兮逝如风 不知何处来兮何所终

Re:【家乡】小话山西

图很美,却不及照片能带给人真实的感触。。。

呵呵,略表对暑期活动的一份支持罢了

Re:【家乡】小话山西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此话不假。凡为世间人,便摆脱不了地域性的限制。每个人的性情喜好,无不因为家乡的“风土人情”而打上鲜明的地域烙印。

江南人精明灵秀,塞北汉大气粗犷,燕赵多壮士,湖广出才子,川人敏辩,鲁人善贾,概都是受其“地理”影响,“人文”薰陶,而形成的群体性格差异。而这种差异反映在“文化”上,便显象出精彩纷呈,各具特色的地域文化。

而在地域文化中,历来最能激起我们自豪感的,多是缘于那些留存青史,“生于斯、长于斯”的名人达士、帝王将相或才子佳人了。这些文化“名星”,高级“老乡”,以其无可置辩的影响力及渗透力,成为谈论地域文化绕也绕不开的话题。

对于自己的家乡,却迟迟不敢下笔,就缘于从前的山西,文化太悠久,太丰厚,太灿烂,而时下的山西,又太颓败,太尴尬,太沉重了。这种巨大的反差造就的慨然与惆怅,在每个山西人心里都复杂地纠缠着,痛苦地反刍着。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