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复 发帖

【分享】不错的文章,和大家分享

写出了作者在打工生活中的成长经历

我思,故我在!

有人说70年代末出生的人是不幸的一代,以前读小学是五年,轮到我们变成了六年;以前读中学是学“甲种本”、考容易的题,轮到我们是学

“乙种本”、考难题怪题;“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闻”本以为挤过了独木桥,我们的大好前程指日可待……以前读大学是不收费的,

轮到我们赶上了并轨,收取高昂的学费还不算、连工作分配都没有了;“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于是乎我们都是跟农民工一起

挤在“春运”的火车里奔赴各自的前程,全国各地开始了漫漫的打工生涯(在这里我没有丝毫地鄙视农民工的意思,中国经济近些年翻天覆地

地变化很大程度上是靠中国伟大的民工阶级用血汗浇铸出来的),遍部大江南北,工作地分散程度史无前例……

跟大家一样,我小时侯脑子里装满了“十万个为什么?”(甚至更多)……长大一些,受孔圣人的熏陶,我又多了个毛病:不仅要知其然,还

要知其所以然……于是我这三十年一直在思考,因为从小我就是一个非常喜欢思考的人,因为这个世界有太多太多的问题……

“打工”这一新鲜名词是上个世纪90年代才在伟大的中华大地上诞生的。时势弄人,我们这一代或早或晚、绝大部分人都加入了中国这伟大

的“打工一族”里面,除了部分家里有背景、条件优越的人。至于什么“蓝领”、“白领”、“金领”、“打工皇帝”等等,都不过是打工队

伍里面的一些细分,总而言之还是打工族。

当然,汹涌的打工队伍中间也出了相当多的人才,很多人都闯出了自己的一片天地!仔细看来,他们都有一条共同的路——创业(也有很多俗

称:单干、自己做老板、开公司、自由职业者、SOHO等等不一而足)。于是乎一夜之间我们身边全部都是董事长、CEO、总经理、副总经理……

八仙过海,各显其能!终于找到我们的立足地,本以为可以大展宏图、展翅翱翔一番。我们豪情万丈地踏入社会,却老是听到“先富裕起来的

人们”给我们讲到以前赚钱是如何如何容易,就象拣钱一样,现在不行了,累死了还挣不了几个钱。要发展,唯一的出路就是找到暴利行业,

于是乎我们天天都在找项目、谈项目、研究项目,我们一直很努力,一直也很痛苦。没有机会、没有项目、太成熟了、恶性竞争、价格大

战......这些话题一直困绕着我们,于是乎我们绝大部分人又陷入了无休止的找寻、无止尽地痛苦......(当然也有很多人早就看破红尘,

及时行乐,醉生梦死、纸醉金迷……)

创业的基本条件是:我们必须完成原始积累,否则创业就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如果连基本的生活温饱问题都还没有解决的话,想这些就有

点“癞蛤蟆想吃天鹅肉”之嫌了……话说回来,而立之年的我们,如果不是年轻的时候不误正业或者实在是“背”到家了,踏入社会这十年当

中,或多或少都会有一些可圈可点的小有成就,也会积累一点小资本。但是这个社会飞涨的房价和分配的不公,让我们为了蜗居倾尽全力,越

来越明晰的创业方案只能束之高阁……因为我们既不是不食人间烟火的神仙,也不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世外高人,我们还得奏响

“锅碗瓢盆交响乐”、还得肩负培养“祖国的明天”的责任,另外“尊老养老”我们更是责无旁贷……

其实客观来看,往往就是:过去的辉煌在成就我们的同时,也束缚了我们。有了半年的创业经历之后,我算是找到感觉了:其实创业是需要决心,

但是关键还在执行,而且要放下架子去执行,将我们在最初的想法不折不扣地付诸实施。这样,我们离成功就不远了。很多成功的人有了好的想法

之后,一定是采取了有效的执行,然后水到渠成。而不是别人眼中的“运气好”、“命好”、“有贵人相助”……而很多屡战屡败的人总是在创业

的过程中,一碰壁、进展缓慢就武断地认为是没有找到好项目,然后没有坚持下来。然后又义无返顾地陷入前面我所提到的那个无穷尽的找寻和

痛苦的死循环中间去了。

未完...待续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一个人总有一天会明白: 嫉妒是无用的; 而模仿他人无异于自杀
好像是属于我那年代的文章
快点续完吧

转帖应该发在烟花那儿
等楼主贴完就移过去吧
习惯了无聊,不无聊时才知道无聊是多么的不无聊。
你是什么年代的??

好东西跟时间有关系吗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