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复 发帖

为啥“清华新生八成是城里娃”

据《武汉晨报》10月8日报道,清华大学教研所教授袁本涛最近做的一份调查显示,清华、北大、北师大、北外等在京名校招收的新生中,农村学生比例在下降,城里娃比例上升。
       从1990年~2004年,清华大学在全国直辖市、省会城市、计划单列市,录取新生的比率为44%~51%,县市以及县级以下,包括农村的学生录取率较小。以2004年为例,清华大学新生中,北京学生占13.7%,四个直辖市共录取677人,占新生总人数的20.7%,全国省会城市、计划单列市新生比例为46.2%,户籍是农村的新生为21%。袁本涛做了一个对比:城里孩子考入名校(211或985重点高校)的比例是农村孩子的3.5倍,即如果百名农村娃考入名校,城市学生进名校的数量为350人。
       同时,袁教授还指出:农村学生正逐渐成为高职高专院校的生力军。袁本涛举例,以唐山某职业学院为例,十多年前,该校农村学生比例为7.9%,而2003年,该校农村学生比例为63.7%。
       因此,袁本涛教授认为,填报志愿、报考院校的信息较为滞后,是让农村孩子吃亏的地方。同时新的读书无用论正在农村形成。这与农村孩子的父辈有很大关系。父亲的学历、职业、收入直接影响子女是否进入优质校和普通校。
       袁教授的观点很前瞻,而且有理有据,按理我是应该心悦诚服的。
       但是,在“父亲的学历、职业、收入直接影响子女是否进入优质校和普通校”这一点上,我持保留态度。
       为啥农村学生在名校就读的比例在下降,我认为原因至少有以下几点:
       一是户籍壁垒。譬如说北京的高校录取分数线北京市户口和外地考生的分数就不一样,甚至相差百分以上。
       二是名校太贵。名校大多地处大城市,消费水平高,所要缴纳的相关费用往往也比较高,出生贫寒的孩子那里敢报考?
       三是高中教育资源的不均衡。优质的高中教育资源往往集中在地级以上的城市,这些高中的入学和择校的费用对农村学生来说无疑是一笔巨大的数字,他们只能在县城或者乡镇的高中就读,师资、信息等等处于劣势。
       四是自身处境的影响。农村孩子考大学意味着逃离农村、土地和祖祖辈辈“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方式,意味着命运的改变,家族的崛起。他们输不起,因为高考失败意味着家族蒙羞,沉重的社会压力、舆论压力和经济压力会更加真切地让他们痛苦。他们往往会选择更为稳妥地高考志愿,而名校往往成为奢侈品而不敢问津。
       贫穷不是错误,但是漠视贫穷所带来的问题,肯定是一个错误。
       但愿这个问题能够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并认真对待,因为振兴农村离不开更多的农村大学生。
對父母的慈悲是孝 對夫妻的慈悲是敬 對親人的慈悲是愛 對師友的慈悲是義 對眾生的慈悲是仁 因此慈悲可以無我
对呀,
  最后的分析我非常同意.
然而有关部门没有为这些问题做出相应的措施,
       当然也不知道让多少人受害,
还有分数线问题也是,一点也不能是肯定的分数线,
    比如今年吧,
分数线出来了,
           好多差两分的同学可能很伤心,
导致心里已经放弃了一切,
   然后最后因为学校招不到人了,或者本来人就少,
就采取降低分数线,分数线以下的随之一一被录取,
有些因为伤心也就没有填志愿书,那怎么办,还有选择了其它的学校,或放弃学业的呢,,
       那能是认命嘛,
这些不是人为导致的嘛,.
    分数线就是一个标准,然而标准没有标准的作用,
反而害人不少,
把伱宠壊─━☆ \'只怪自己冭爱伱 ﹏﹏* (_少·★ o用笑︵.來偽装掉下的眼淚/o..`★ 既然┵還擇了 自己的路﹎僦吥↘輕言┵埅碶\ωо寧願笑著流淚ヅ﹖の也卟哭著說後悔﹎ぐ.ωǒ会发呆 〤 童話﹖o..般唍羙 ﹏ǐ 、 o゛如果眞啲選擇在⒈起.﹖就8.要轻易dē說

北京学生就是占便宜~
城市和农村的教育落差是无法补救的
更何况现在农村孩子进城读书也有很多苛刻要求
真是不公
對父母的慈悲是孝 對夫妻的慈悲是敬 對親人的慈悲是愛 對師友的慈悲是義 對眾生的慈悲是仁 因此慈悲可以無我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