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复 发帖

【转帖】十八个超经典故事



 
  一:去过庙的人都知道,一进庙门,首先是弥陀佛,笑脸迎客,而在他的北面,则是黑口黑脸的韦陀。但相传在很久以前,他们并不在同一个庙里,而是分别掌管不同的庙。
  弥乐佛热情快乐,所以来的人非常多,但他什么都不在乎,丢三拉四,没有好好的管理账务,所以依然入不敷出。而韦陀虽然管账是一把好手,但成天阴着个脸,太过严肃,搞得人越来越少,最后香火断绝。
  佛祖在查香火的时候发现了这个问题,就将他们俩放在同一个庙里,由弥乐佛负责公关,笑迎八方客,于是香火大旺。而韦陀铁面无私, 锱珠必较,则让他负责财务,严格把关。在两人的分工合作中,庙里一派欣欣向荣景象。
  其实在用人大师的眼里,没有废人,正如武功高手,不需名贵宝剑,摘花飞叶即可伤人,关键看如何运用。

  二  一个人去买鹦鹉,看到一只鹦鹉前标:此鹦鹉会两门语言,售价二百元。
  另一只鹦鹉前则标道:此鹦鹉会四门语言,售价四百元。
  该买哪只呢?两只都毛色光鲜,非常灵活可爱。这人转啊转,拿不定主意。
  结果突然发现一只老掉了牙的鹦鹉,毛色暗淡散乱,标价八百元。
  这人赶紧将老板叫来:这只鹦鹉是不是会说八门语言?
  店主说:不。
  这人奇怪了:那为什么又老又丑,又没有能力,会值这个数呢?
  店主回答:因为另外两只鹦鹉叫这只鹦鹉老板。
  这故事告诉我们,真正的领导人,不一定自己能力有多强,只要懂信任,懂放权,懂珍惜,就能团结比自己更强的力量,从而提升自己的身价。
  相反许多能力非常强的人却因为过于完美主义,事必躬亲,什么人都不如自己,最后只能做最好的攻关人员,销售代表,成不了优秀的领导人。

  三   A,在合资公司做白领,觉得自己满腔抱负没有得到上级的赏识,经常想:如果有一天能见到老总,有机会展示一下自己的才干就好了!!
  A的同事B,也有同样的想法,他更进一步,去打听老总上下班的时间,算好他大概会在何时进电梯,他也在这个时候去坐电梯,希望能遇到老总,有机会可以打个招呼。
  他们的同事C更进一步。他详细了解老总的奋斗历程,弄清老总毕业的学校,人际风格,关心的问题,精心设计了几句简单却有份量的开场 白,在算好的时间去乘坐电梯,跟老总打过几次招呼后,终于有一天跟老总长谈了一次,不久就争取到了更好的职位。
  愚者错失机会,智者善抓机会,成功者创造机会。机会只给准备好的人,这准备二字,并非说说而已。

  四   一个心理学教授到疯人院参观,了解疯子的生活状态。一天下来,觉得这些人疯疯癫癫,行事出人意料,可算大开眼界。
  想不到准备返回时,发现自己的车胎被人下掉了。“一定是哪个疯子干的!”教授这样愤愤地想道,动手拿备胎准备装上。
  事情严重了。下车胎的人居然将螺丝也都下掉。没有螺丝有备胎也上不去啊!
  教授一筹莫展。在他着急万分的时候,一个疯子蹦蹦跳跳地过来了,嘴里唱着不知名的欢乐歌曲。他发现了困境中的教授,停下来问发生了什么事。
  教授懒得理他,但出于礼貌还是告诉了他。
  疯子哈哈大笑说:“我有办法!”他从每个轮胎上面下了一个螺丝,这样就拿到三个螺丝将备胎装了上去。
  教授惊奇感激之余,大为好奇:“请问你是怎么想到这个办法的?”
  疯子嘻嘻哈哈地笑道:“我是疯子,可我不是呆子啊!”
  其实,世上有许多的人,由于他们发现了工作中的乐趣,总会表现出与常人不一样的狂热,让人难以理解。许多人在笑话他们是疯子的时候,别人说不定还在笑他呆子呢。
  做人呆呆,处事聪明,在中国尤其不失为一种上佳做人姿态。

  五   有一个博士分到一家研究所,成为学历最高的一个人。
  有一天他到单位后面的小池塘去钓鱼,正好正副所长在他的一左一右,也在钓鱼。
  他只是微微点了点头,这两个本科生,有啥好聊的呢?
  不一会儿,正所长放下钓竿,伸伸懒腰,蹭蹭蹭从水面上如飞地走到对面上厕所。
  博士眼睛睁得都快掉下来了。水上飘?不会吧?这可是一个池塘啊。
  正所长上完厕所回来的时候,同样也是蹭蹭蹭地从水上飘回来了。
  怎么回事?博士生又不好去问,自己是博士生哪!
  过一阵,副所长也站起来,走几步,蹭蹭蹭地飘过水面上厕所。这下子博士更是差点昏倒:不会吧,到了一个江湖高手集中的地方?
  博士生也内急了。这个池塘两边有围墙,要到对面厕所非得绕十分钟的路,而回单位上又太远,怎么办?
  博士生也不愿意去问两位所长,憋了半天后,也起身往水里跨:我就不信本科生能过的水面,我博士生不能过。
  只听咚的一声,博士生栽到了水里。
  两位所长将他拉了出来,问他为什么要下水,他问:“为什么你们可以走过去呢?”
  两所长相视一笑:“这池塘里有两排木桩子,由于这两天下雨涨水正好在水面下。我们都知道这木桩的位置,所以可以踩着桩子过去。你怎么不问一声呢?”
  学历代表过去,只有学习力才能代表将来。尊重经验的人,才能少走弯路。一个好的团队,也应该是学习型的团队。

  六  A对B说:“我要离开这个公司。我恨这个公司!”
  B建议道:“我举双手赞成你报复!!破公司一定要给它点颜色看看。不过你现在离开,还不是最好的时机。”
  A问:???
  B说:“如果你现在走,公司的损失并不大。你应该趁着在公司的机会,拼命去为自己拉一些客户,成为公司独挡一面的人物,然后带着这 些客户突然离开公司,公司才会受到重大损失,非常被动。”
  A觉得B说的非常在理。于是努力工作,事遂所愿,半年多的努力工作后,他有了许多的忠实客户。
  再见面时B问A:现在是时机了,要跳赶快行动哦!
  A淡然笑道:老总跟我长谈过,准备升我做总经理助理,我暂时没有离开的打算了。
  其实这也正是B的初衷。一个人的工作,永远只是为自己的简历。只有付出大于得到,让老板真正看到你的能力大于位置,才会给你更多的机会替他创造更多利润。

  七   曾经有个小国到中国来,进贡了三个一模一样的金人,金壁辉煌,把皇帝高兴坏了。可是这小国不厚道,同时出一道题目:这三个金人哪个最有价值?
  皇帝想了许多的办法,请来珠宝匠检查,称重量,看做工,都是一模一样的。怎么办?使者还等着回去汇报呢。泱泱大国,不会连这个小事都不懂吧?
  最后,有一位退位的老大臣说他有办法。
  皇帝将使者请到大殿,老臣胸有成足地拿着三根稻草,插入第一个金人的耳朵里,这稻草从另一边耳朵出来了。第二个金人的稻草从嘴巴里直接掉出来,而第三个金人,稻草进去后掉进了肚子,什么响动也没有。老臣说:第三个金人最有价值!使者默默无语,答案正确。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最有价值的人,不一定是最能说的人的人。老天给我们两只耳朵一个嘴巴,本来就是让我们多听少说的。善于倾听,才是成熟的人最基本的素质。

  八   有一位表演大师上场前,他的弟子告诉他鞋带松了。大师点头致谢,蹲下来仔细系好。等到弟子转身后,又蹲下来将鞋带解松。
  有个旁观者看到了这一切,不解地问:“大师,您为什么又要将鞋带解松呢?”大师回答道:“因为我饰演的是一位劳累的旅者,长途跋涉让他的鞋事松开,可以通过这个细节表现他的劳累憔悴.”
  “那你为什么不直接告诉你的弟子呢?”
  “他能细心地发现我的鞋带松了,并且热心地告诉我,我一定要保护他这种热情的积极性,及时地给他鼓励,至于为什么要将鞋带解开,将来会有更多的机会教他表演,可以下一次再说啊。”
  人一个时间只能做一件事,懂抓重点,才是真正的人才。

  九   陈阿土是台湾的农民,从来没有出过远门。攒了半辈子的钱,终于参加一个旅游团出了国。
  国外的一切都是非常新鲜的,关键是,陈阿土参加的是豪华团,一个人住一个标准间。这让他新奇不已。
  早晨,服务生来敲门送早餐时大声说道:“GOODMORNING SIR!”
  陈阿土愣住了。这是什么意思呢?在自己的家乡,一般陌生的人见面都会问:“您贵姓?”
  于是陈阿土大声叫道:“我叫陈阿土!”
  如是这般,连着三天,都是那个服务生来敲门,每天都大声说:“GOODMORNING SIR!”而陈阿土亦大声回道:“我叫陈阿土!”
  但他非常的生气。这个服务生也太笨了,天天问自己叫什么,告诉他又记不住,很烦的。终于他忍不住去问导游,“GOODMORNING SIR!”是什么意思,导游告诉了他,天啊!!真是丢脸死了。
  陈阿土反复练习“GOODMORNING SIR!”这个词,以便能体面地应对服务生。
  又一天的早晨,服务生照常来敲门,门一开陈阿土就大声叫道:“GOODMORNING SIR!”
  与此同时,服务生叫的是:“我是陈阿土!”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人与人交往,常常是意志力与意志力的较量。不是你影响他,就是他影响你,而我们要想成功,一定要培养自己的影响力,只有影响力大的人才可以成为最强者。

  十  有个富家子弟特别爱吃饺子,每天都要吃。但他又特别刁,只吃馅,两头的皮尖尖就丢到后面的小河里去。
  好景不长,在他十六岁那年,一把大火烧了他的全家,父母急怒中相继病逝。这下他身无分文,又不好意思要饭。邻居家大嫂非常好,每餐给他吃一碗面糊糊。他则发奋读书,三年后考取官位回来,一定要感谢邻居大嫂。
  大嫂对他讲:不要感谢我。我没有给你什么,都是我收集的当年你丢的饺子皮尖,晒干后装了好凡麻袋,本来是想备不时之需的。正好你有需要,就又还给你了。
  大官思考良久,良久。。。。
  有一个有名的三八理论:八小时睡觉,八小时工作,这个人人一样。人与人之间的不同,是在于业余时间怎么渡过。时间是最有情,也最无情的东西,每人拥有的都一样,非常公平。但拥有资源的人不一定成功,善用资源的人才会成功。白天图生存,晚上求发展,这是二十一世纪对人才的要求。

  十一   有三个人要被关进监狱三年,监狱长给他们三个一人一个要求。
  美国人爱抽雪茄,要了三箱雪茄。
  法国人最浪漫,要一个美丽的女子相伴。
  而犹太人说,他要一部与外界沟通的电话。
  三年过后,第一个冲出来的是美国人,嘴里鼻孔里塞满了雪茄,大喊道:“给我火,给我火!”原来他忘了要火了。
  接着出来的是法国人。只见他手里抱着一个小孩子,美丽女子手里牵着一个小孩子,肚子里还怀着第三个。
  最后出来的是犹太人,他紧紧握住监狱长的手说:“这三年来我每天与外界联系,我的生意不但没有停顿,反而增长了200%,为了表示感谢,我送你一辆劳施莱斯!”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样的选择决定什么样的生活。今天的生活是由三年前我们的选择决定的,而今天我们的抉择将决定我们三年后的生活。我们要选择接触最新的信息,了解最新的趋势,从而更好的创造自己的将来。

  十二   两个人在森林里,遇到了一只大老虎。A就赶紧从背后取下一双更轻便的运动鞋换上。B急死了,骂道:“你干嘛呢,再换鞋也跑不过老虎啊!”
  A说:“我只要跑得比你快就好了。”
  二十一世纪,没有危机感是最大的危机。特别是入关在即,电信,银行,保险,甚至是公务员这些我们以为非常稳定和有保障的企业,也会面临许多的变数。当更多的老虎来临时,我们没有有准备好自己的跑鞋?

  十三  父子两住山上,每天都要赶牛车下山卖柴。老父较有经验,坐镇驾车,山路崎岖,弯道特多,儿子眼神较好,总是在要转弯时提醒道:“爹,转弯啦!”
  有一次父亲因病没有下山,儿子一人驾车。到了弯道,牛怎么也不肯转弯,儿子用尽各种方法,下车又推又拉,用青草诱之,牛一动不动。
  到底是怎么回事?儿子百思不得其解。最后只有一个办法了,他左右看看无人,贴近牛的耳朵大声叫道:“爹,转弯啦!”
  牛应声而动。
  牛用条件反射的方式活着,而人则以习惯生活。一个成功的人晓得如何培养好的习惯来代替坏的习惯,当好的习惯积累多了,自然会有一个好的人生。

  十四   五岁的汉克和爸爸妈妈哥哥一起到森林干活,突然间下起雨来,可是他们只带了一块雨披。
  爸爸将雨披给了妈妈,妈妈给了哥哥,哥哥又给了汉克。
  汉克问道:“为什么爸爸给了妈妈,妈妈给了哥哥,哥哥又给了我呢?”
  爸爸回答道:“因为爸爸比妈妈强大,妈妈比哥哥强大,哥哥又比你强大呀。我们都会保护比较弱小的人。”
  汉克左右看了看,跑过去将雨披撑开来挡在了一朵风雨中飘摇的娇弱小花上面。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真正的强者不一定是多有力,或者多有钱,而是他对别人多有帮助。
  责任可以让我们将事做完整,爱可以让我们将事情做好。

  十五   有位秀才第三次进京赶考,住在一个经常住的店里。考试前两天他做了三个梦,第一个梦是梦到自己在墙上种白菜,第二个梦是下雨天,他戴了斗笠还打伞,第三个梦是梦到跟心爱的表妹脱光了衣服躺在一起,但是背靠着背。
  这三个梦似乎有些深意,秀才第二天就赶紧去找算命的解梦。算命的一听,连拍大腿说:“你还是回家吧。你想想,高墙上种菜不是白费劲吗?戴斗笠打雨伞不是多此一举吗?跟表妹都脱光了躺在一张床上了,却背靠背,不是没戏吗?”
  秀才一听,心灰意冷,回店收拾包袱准备回家。店老板非常奇怪,问:“不是明天才考试吗,今天你怎么就回乡了?”
  秀才如此这般说了一番,店老板乐了:“哟,我也会解梦的。我倒觉得,你这次一定要留下来。你想想,墙上种菜不是高种吗?戴斗笠打伞不是说明你这次有备无患吗?跟你表妹脱光了背靠靠躺在床上,不是说明你翻身的时候就要到了吗?”
  秀才一听,更有道理,于是精神振奋地参加考试,居然中了个探花。
  积极的人,象太阳,照到哪里哪里亮,消极的人,象月亮,初一十五不一样。想法决定我们的生活,有什么样的想法,就有什么样的未来。

  十六   在动物园里的小骆驼问妈妈:“妈妈妈妈,为什么我们的睫毛那么地长?”
  骆驼妈妈说:“当风沙来的时候,长长的睫毛可以让我们在风暴中都能看得到方向。”
  小骆驼又问:“妈妈妈妈,为什么我们的背那么驼,丑死了!”
  骆驼妈妈说:“这个叫驼峰,可以帮我们储存大量的水和养分,让我们能在沙漠里耐受十几天的无水无食条件。”
  小骆驼又问:“妈妈妈妈,为什么我们的脚掌那么厚?”
  骆驼妈妈说:“那可以让我们重重的身子不至于陷在软软的沙子里,便于长途跋涉啊。”
  小骆驼高兴坏了:“哗,原来我们这么有用啊!!可是妈妈,为什么我们还在动物园里,不去沙漠远足呢?”
  天生我才必有用,可惜现在没人用。一个好的心态+一本成功的教材+一个无限的舞台=成功。每人的潜能是无限的,关键是要找到一个能充分发挥潜能的舞台。

  十七   有七个人曾经住在一起,每天分一大桶粥。要命的是,粥每天都是不够的。
  一开始,他们抓阄决定谁来分粥,每天轮一个。于是乎每周下来,他们只有一天是饱的,就是自己分粥的那一天。
  后来他们开始推选出一个道德高尚的人出来分粥。强权就会产生腐败,大家开始挖空心思去讨好他,贿赂他,搞得整个小团体乌烟障气。
  然后大家开始组成三人的分粥委员会及四人的评选委员会,互相攻击扯皮下来,粥吃到嘴里全是凉的。
  最后想出来一个方法:轮流分粥,但分粥的人要等其它人都挑完后拿剩下的最后一碗。为了不让自己吃到最少的,每人都尽量分得平均,就算不平,也只能认了。大家快快乐乐,和和气气,日子越过越好。
  同样是七个人,不同的分配制度,就会有不同的风气。所以一个单位如果有不好的工作习气,一定是机制问题,一定是没有完全公平公正公开,没有严格的奖勤罚懒。如何制订这样一个制度,是每个领导需要考虑的问题。

  十八 我想跟什么样的人合作
  曾经有人采访比尔盖次成功的秘决。比尔盖次说:因为又有更多的成功人士在为我工作。
  陈安之的超级成功学也有提到:先为成功的人工作,再与成功的人合作,最后是让成功的人为你工作。
  成功的人很多,但在我生活中我不认识,也没有办法去为他工作,而让成功的人为我工作,在现阶段,我更没有这个实力。
  只有合作,是我最喜欢和最欣赏的。我也力图借助一个宽松的环境和积极的团队,与更多的人公平合作,以便在未来替自己经营一个抵抗风险的事业。我最喜欢合作的人应该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不甘心。二十一世纪,最大的危机是没有危机感,最大的陷阱是满足。人要学会用望远镜看世界,而不是用近视眼看世界。顺境时要想着为自己找个退路,逆境时要懂为自己找出路.
  二.学习力强.学历代表过去,学习力掌握将来.懂得从任何的细节,所有的人身上学习和感悟,并且要懂得举一反三。主要的是,学习,其实是学与习两个字。学一次,做一百次,才能真正掌握。学,做,教是一个完整的过程,只有达到教的程度,才算真正吃透。而且在更多时候,学习是一种态度。只有谦卑的人,才真正学到东西。大海之所以成为大海,是因为它比所有的河流都低。
  三。行动力强。只有行动才会有结果。行动不一样,结果才不一样。知道不去做,等于不知道,做了没有结果,等于没有做。不犯错误,一定会错,因为不犯错误的人一定没有尝试。错了不要紧,一定要善于总结,然后再做,一直到正确的结果出来为止。
  四。要懂付出。要想杰出一定得先付出。斤斤计较的人,一生只得两斤。没有点奉献精神,是不可能创业的。要先用行动让别人知道,你有超过所得的价值,别人才会开更高的价。
  五。有强烈的沟通意识。沟通无极限,这更是一种态度,而非一种技巧。一个好的团队当然要有共同的愿景,非一日可以得来。需要无时不在的沟通,从目标到细节,甚至到家庭等等,都在沟通的内容之列。
  六。诚恳大方。每人都有不同的立场,不可能要求利益都一致。关键是大家都要开诚布公地谈清楚,不要委屈求全。相信诚信才是合作的最好基石。
  七。有最基本的道德观。曾经有一个记者在家写稿时,他的四岁儿子吵着要他陪。记者很烦,就将一本杂志的封底撕碎,对他儿子说:“ 你先将这上面的世界地图拼完整,爸爸就陪你玩。”过了不到五分钟,儿子又来拖他的手说:“爸爸我拼好了,陪我玩!”
  记者很生气:“小孩子要玩是可以理解的,但如果说谎话就不好了。怎么可能这么快就拼好世界地图!”
  儿子非常委屈:“可是我真的拼好了呀!”
  记者一看,果然如此:不会吧?家里出现了神童?他非常好奇地问:“你是怎么做到的?”
  儿子说:世界地图的背面是一个人的头像。我反过来拼,只要这个人好了,世界就完整了。
  所以做事先做人。做人做好了,他的世界也就是好的。


狗鱼效应


 日本的北海道出产一种味道珍奇的鳗鱼,海边渔村的许多渔民都以捕捞鳗鱼为生。
鳗鱼的生命非常脆弱,只要一离开深海区,要不了半天就会全部死亡。
奇怪的是有一位老渔民天天出海捕捞鳗鱼,返回岸边後,他的鳗鱼总是活蹦乱跳的。
而其他几家捕捞鳗鱼的渔户,无论如何处置捕捞到的鳗鱼,回港後都全是死的。
由於鲜活的鳗鱼价格要比死亡的鳗鱼几乎贵出一倍以上,所以没几年功夫,老渔民一家便成了远近闻名的富翁。周围的渔民做着同样的营生,却一直只能维持简单的温饱。
老渔民在临终之时,把秘诀传授给了儿子。原来,老渔民使鳗鱼不死的秘诀,就是在整仓的鳗鱼中,放进几条叫狗鱼的杂鱼。鳗鱼与狗鱼非但不是同类,还是出名「对头」。
几条势单力薄的狗鱼遇到成仓的对手,便惊慌地在鳗鱼堆里四处乱窜,这样一来,反而倒把满满一船仓死气沉沉的鳗鱼全给击活了。

加州的《动物保护》杂志也介绍过一则类似的故事:在秘鲁的国家级森林公园,生活着一只青年轻美洲虎。
由於美洲虎是一种濒临灭绝的珍稀动物,全世界现在仅存十七只,所以为了很好地保这只珍稀的老虎,秘鲁人在公园中专门辟出了一块近二十平方公里的森林作为虎园,精心设计和建盖了豪华的虎房,好让它自由自在地生活。
虎园里森林藏密,百草芳菲,沟壑纵横,流水潺潺,并有成群人工饲养的牛、羊、鹿、兔供老虎尽情享用。凡是到过虎园参观的游人都说,如此美妙的环境,真是美洲虎生活的天堂。然而,让人感到奇怪的是,从没人看见美洲虎去捕捉那些专门为牠预备的「活食」。

从没人见牠王者之气十足地纵横於雄山大川,啸傲於莽莽丛林。甚至未见牠像模像样地吼上几嗓子。人们常看到牠整天待在装有空调的虎房里,或打盹儿,或耷拉着脑袋,睡了吃吃了睡,无精打采。
有人说牠大约是太孤独了,若有个伴儿,或许会好些。於是政府又通过外交途径,从哥伦比亚租来一只母虎与牠做伴,但结果还是老样子。

一天,一位动物行为学家到森林公园来参观,见到美洲虎那副懒洋洋的样儿,便对管理员说,老虎是森林之王,在牠所生活的环境中,不能只放上一群整天只知道吃草,不知道猎杀的动物。这麽大的一片虎园,即使不放进去几只狼,至少也应放上两只豺狗,否则,美洲虎无论如何也提不起精神。

管理员们听从了动物行为学家的意见,不久便从别的动物园引进了几只美洲豹投放进了虎园。这一招果然奏效,自从美洲豹进了虎园的那天,这只美洲虎就再也躺不住了。
牠每天不是站在高高的山顶愤怒地咆哮,就是有如飓风般俯冲下山岗,或者在丛林的边缘地带警觉地巡视和游荡。老虎那种刚烈威猛、霸气十足的本性被重新唤醒。牠又成了一只真正的老虎,成了这片广阔的虎园里真正意义上的森林之王。

一种动物如果没有对手,就会变得死气沉沉。同样的,一个人如果没有对手,那他就会甘於平庸,养成惰性,最终导致庸碌无为。
一个群体如果没有对手,就会因为相互的依赖和潜移默化而丧失活力,丧失生机。
一个政体如果没有了对手,就会逐步走向懈怠,甚至走向腐败和堕落。一个行业如果没有了对手,就会丧失进取的意志,就会因为安於现状而逐步走向衰亡。
鳗鱼因为有了狗鱼这样的对手,才长久地保持着生命的鲜活。美洲虎因为有了美洲豹这样的对手,才重新找了回逝去的光荣。
有了对手,才有危机感,才会有竞争力。有了对手,你便不得不奋发图强,不得不革故鼎新,不得不锐意进取。否则就只有等着被吞并,被替代,被淘汰。

许多的人都把对手视为是心腹大患,是异己,是眼中钉,肉中刺,恨不得马上除之而後快。其实只要反过来仔细一想,便会发现拥有一个强劲的对手,反而倒是一种福份,一种造化。因为一个强劲的对手,会让你时刻有种危机四伏感,它会激发起你更加旺盛的精神和斗志。

善待你的对手吧?千万别把他当成「敌人」,而应该把他当作是你的一剂强心针,一台推进器,一个加力档,一条警策鞭。

善待你的对手吧,因为他的存在,你才会永远是一条鲜活的「鳗鱼」,你才会永远做一只威风凛凛的「美洲虎」。

惯  性


  古罗马的皇宫宛,蓄养着一支猴子军团,成百上千的猴子养在一个封闭的大院里,训练它们列队操练,分队进行搏斗。当然,这个军团并不用来战时战斗,而是用来表演取乐。

  军团大院内,摆着一把铡刀。当每只猴子刚进来时,都要把它的尾巴铡掉一截,统统只留五寸那么长,成为这军团猴子的标志。

  铡断尾巴肯定是很痛的,被铡的猴子又蹦又跳,发出尖厉的叫声,自己舔着流血的尾巴伤心不已。

  铡断了尾巴的猴子,从此变得驯服,没有尾巴可翘了,训练起来相当容易。

  特别耐人寻味的是,这种铡尾巴的入团规矩,开头由人来执行,到后来,就由那些先来的猴子们代劳了。每只新来的猴子一塞进来,猴子们就一拥而上,把它按倒在地,动作利索地把它的尾巴铡掉。

  当刚铡掉尾巴的新来者,凄惨地嘶叫的时候,猴子们却围着它欢蹦乱跳,兴高采烈。

  每只猴子都经受过这一规矩带给它的痛苦,但每只猴子又都参与执行这种规矩来对待它们的新伙伴,并从中得到乐趣,一代接着一代,猴子军团存在多久,猴子铡猴子尾巴的规矩就持续多久。

——时间和惯性,会使奴隶精神麻木,即使是最残忍的行为,也会当作正常的做法,自行传承下去,没有谁感到奇怪!

破窗理论


  美国斯坦福大学心理学家詹巴斗曾做过这样一项试验:他找来两辆一模一样的汽车,一辆停在比较杂乱的街区,一辆停在中产阶级社区。他把停在杂乱街区的那一辆的车牌摘掉,顶棚打开,结果一天之内就被人偷走了。而摆在中产阶级社区的那一辆过了一个星期也安然无恙。后来,詹巴斗用锤子把这辆车的玻璃敲了个大洞,结果,仅仅过了几个小时,它就不见了。
  后来,政治学家威尔逊和犯罪学家凯琳依托这项试验,提出了一个"破窗理论"。这一理论认为:如果有人打坏了一个建筑物的窗户玻璃,而这扇窗户又未得到及时维修,别人就可能受到暗示性的纵容去打烂更多的窗户玻璃。久而久之,这些破窗户就给人造成一种无序的感觉。那么在这种公众麻木不仁的氛围中,犯罪就会滋生、蔓延。
  "破窗理论"在社会管理和企业管理中都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它给我们的启示是:必须及时修好"第一个被打碎的窗户玻璃"。
  我们中国有句成语叫"防微杜渐",说的正是这个道理。
  同样,在日本,有一种叫"红牌作战"的质量管理活动,其主旨也和"破窗理论"相通。比如,日本的企业将有油污、不清洁的设备贴上具有警示意义的"红牌",将藏污纳垢的办公室和车间死角也贴上"红牌",以促其迅速改观,从而使工作场所清洁整齐,营造出一个舒爽有序的工作氛围。在这样一种积极暗示下,久而久之,人人都遵守规则,认真工作。
  实践证明,这种工作现场的整洁对于保障企业的产品质量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生命倒计时


  一个22岁的青年,在遭受种种不幸后,对生活失去了信心。无奈之余求助于算命先生,算命先生告诉他,他只能活到45岁。

  从那以后,他不再怨天尤人,而是积极地为自己后23年人生进行了合理的安排。他制定了每一年要做的事、要完成的人生目标,他昼夜忙碌,和死神赛跑。

  45岁那年,他的每一项目标都实现了,生日那天,他没有死去。

  后来,他深有感触:“如果每一人都能预先知道自己寿命,就会知道自己有哪些该做而没有做的,从终点往回走,这世界一定会更好!”



常 想 一 二


  俗语说:“人生不如意事,十常八九”,我们生命里面不如意的事占了决大部份,因此,活着本身是痛苦的。但扣除八九成的不如意,至少还有一、二成是如意的、快乐的、欣慰的事情,我们如果要过快乐人生,就要常想那一、二成好事,这样就会感到庆幸、懂的珍惜,不致被八九成的不如意所打倒了。

  生命已经够苦了,如果我们把几十年的不如意事总和起来,一定会使我们举步惟艰。生活与感情陷入苦境,有时是无可奈何的,但是如果连思想和心情都境,那就是自讨苦吃、苦上加苦了。

  常想一二,就是在重重乌云中寻觅一丝黎明的曙光,就是在滚滚红尘中开启一些宁静的消息,就是在濒临窒息时,有一次深长的呼吸。

  常想一二,就是用心感恩,庆幸人生中那如意的一二,最终以豁达和坚韧去化解并超越苦难。

  常想一二。因为境由心生,问题本身都不是问题,如何对待他才是最大的问题。

  常想一二,毕竟决定生命品质的不是八九,而是一二。

什么是最好的生活


   美国梭罗博物馆曾在互联网上搞了这么一个测试,题目是:你认为亨利·梭罗的一生很糟糕吗?
  为了便于不同语种的人识别和点击,他们在题目的下面贴出16面国旗。到去年的5月6日(梭罗逝世纪念日),有近50万人参加了测试,其结果是这样的:92.3%的人点击了“否”;5.6%的人点击了“是”;2.1%的人点击了“不清楚”。
  这一结果出来之后,非常出乎主办者的预料。大家都知道,梭罗毕业于哈佛大学,他没有像他的同学那样,去经商发财或走向政界,而是选择了瓦尔登湖。他在那儿搭起小木屋,开荒种地,写作看书,过着原始而俭朴的生活。他在世44年,没有女人爱他,没有出版商赏识他,生前在许多事情上很少取得成功。他写作、静思,直到得肺病在康科德死去。
  就是这样的一个人,世界上竟有那么多的人认为他的生活并不糟糕。难道这些点击者的生活还不如当时的梭罗吗?显然不是,因为从点击者选择的国旗来看,他们大多来自西欧及北美。这些地方的人,即使是所谓的穷人,也远比当时的梭罗富裕。
  那么是什么原因使他们羡慕起梭罗呢?为了搞清楚其中的原因,梭罗博物馆在网上首先访问了一位商人。商人答:我从小就喜欢印象派大师高更的绘画,我的愿望就是做一位画家,可是为了挣钱,我却成了一位画商,现在我天天都有一种走错路的感觉。梭罗不一样,他喜爱大自然,他就义无反顾地走向了大自然,他应该是幸福的。接着他们又访问了一位作家,作家说:我天生喜欢写作,现在我做了作家,我非常满意;梭罗也是这样,我想他的生活不会太糟糕。后来他们又访问了其他一些人,比如:银行的经理、饭店的厨师以及牧师、学生和政府的职员。其中的一位是这样给博物馆留言的:别说梭罗的生活,就是凡·高的生活,也比我现在的生活值得羡慕,因为他们没有违背上帝的旨意,他们都活在自己该活的领域,都做着自己天性中该做的事,他们是自己真正的主宰,而我却在为了过上某种更富裕的生活,在烦躁和不情愿中日复一日地忙碌。
  我不知道,美国梭罗博物馆最终是否找到了人们点击“否”的真正原因。我惟一清楚的是在点击“否”的43.1439万张票中,有我的一票。因为我一直认为,一种生活,只要适合自己,只要有自己喜欢的内容,就是最好的生活。



与 众 不 同


  美国钢铁大王卡耐基小的时候家里很穷,有一天,他放学回家的时候经过一个工地,看到一个像老板模样的人正有那儿指挥盖一幢摩天大楼。

  卡耐基走上前问:“我长大后怎样才能成为像您这样的人呢。?

  “第一要勤奋……”

  “这我早就知道了,那第二呢?”

  “买件红衣服穿。”

  卡耐基满腹狐疑:“这与成功有关吗?”

  那个老板模样的人指着前面的工人说:“有啊!你看他们都穿着清一色的蓝色衣服,所以我一个都不认识”说完,他又指着和旁边一个工人说:“你看那个穿红衣服的,就因为他穿得和旁人不同,这才引起了我的注意,我也就认识了他,发现了他的才能,过几天我会安排他一个职位。”

  成功需要有迥异于常人的智慧……











Remind:此消息由大刀王武在10-01 18:20:51做过手脚,呵呵……

Re:【转帖】十八个超经典故事

大部分是哲学问题
我觉得哲学只有在合适的时机合适的地点才可以发生合适的结果
我看到过其中的几个
曾经感动过
落叶随风  我心如是

Re:【转帖】十八个超经典故事

上面的故事倒不错,倒胃口的是你的个人签名,还有你以前的头像也是这样,看来你这个人有点心里变态,比较喜欢血星的东西。
[wave]我由我作主[/wave]

Re:【转帖】十八个超经典故事

[I]以下引用ring2003的内容:
[/I]上面的故事倒不错,倒胃口的是你的个人签名,还有你以前的头像也是这样,看来你这个人有点心里变态,比较喜欢血星的东西。
对不起  其实  个人签名   是没有什么的   自己的爱好   关于头像   我改了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