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编辑小记》

年终流行过网络十大女作家之类的各抒已见,对于其中表达的看法众说纷纭,但出发点多是从影响的广度来看,较少从作品及个人创作风格方向的阐发。《网络新文学》在新世纪的第一期推出女性专刊,一来表示我们对女性文学创作者的敬意,二来也从编辑自身的角度对网络女性文学创作现象,进行某种程度上的回顾。

  女性创作在网络上表现出的最醒目的总体特点是,她们勤奋多产,在各自的论坛都较为活跃,深受欢迎。与现实生活中女性往往处于话语一隅的现象相反,在网上她们的表达欲望达到了某种极致。她们的作品精彩纷呈,不仅在读者的分配上与男性作家们平分秋色,而在作品的实质诸如大胆地剖露内心生活等命题方面,表现出的勇气犹有过之。她们以自己独特的创作实践,从种种精巧的角度令人信服地揭示了当前生活的很多真实。值得关注的是,女性不再连篇累牍地表现男性强势话语下的被压迫主题,不再是一种先期的淡漠地觉醒,而是关注在与男性平等前提下的,女性生活的方方面面,具有这个时代的鲜明特色。从这一点来说,网络女性表现出的独立意识,她们对自身处境的明确见解,力图把握自已命运的强烈期望,以及所有这些在创作活动中的反映,比之传统创作领域所表现出的有过之而无不及。

  但仅从我的阅读范围及经验来看,女性作家的作品在展现生活的广度上与男性群体还有一定的差距,多宥于自身或者小群体的生活范围,视野较窄,对生活纵深的抽象能力稍逊,受理论水平的限制所表现的不良后果也更加突出,创作或容易受困于含混不清的模式,或因为对模式的陌生而失之简单和混乱,没有明确地理念与方向上的自觉,即使阶段性的突破也显得困难重重。在诸如此类问题上,网络女性创作群体和男性作家一样,绝大多数表现出了业余创作者的弱点,表达的快感被最大限度地强调,真正的文学意义上的尝试鲜于被清醒地意识,模仿之作充斥论坛,(至于更大量存在的、文字功夫尚不及格的作品这里暂不论及。)这些多少都导致了当所谓“网络文学”的概念被提出的时候,期待与实质间令人尴尬的相互观照。

  九九年以来,大致可以看作是网络创作进入一个相对活跃期间,许多重要的作者与作品也都于此后浮出网海,虽然只是短短的两年时间,受编者水平与视野所限,回顾依然显得乏力。但仍想竭力将自己认为好的作品向大家推荐,并同时就这些女性作家的创作风格等略谈一下自己的认识,在选择篇目上除了推出新作以外,并不避讳旧的篇目,同时在不影响本期编辑宗旨的前提下,选入在网络上影响似乎并不广泛者,以期引起关注。

  在网上最早惊异于安妮宝贝的作品,文字灵珑剔透,故事中对爱情的迷惘与怀疑令人不安。安妮是网上最重要的作家之一,到现在这种地位仍然不容怀疑,她有自己强力的文字风格,在对主题的把握上很早就形成了自觉。虽然一直有各种异议,却无非是针对作者创作心理等进行无端臆测,还有风格单一内容狭窄等指责,在她近乎沉寂的一年以后,我重读她的作品,仍然具有强烈地感染之力,这些作品作为她个人一个阶段的创作实践,在网络创作的浩繁之卷中写下重要的一笔。本期选入《七月与安生》一篇,因为主题更多指向友情与爱情之间的选择纠缠,与以往的作品略有不同,同时结构完整明快,窃以为是安妮小说中的杰作。

  尚爱兰的散杂文也很好看,与小说相比,也许在纵横杂说的短章之中更见大气老辣。本期选入《永不原谅》是因为这部长篇推出已久,但在网上并没有引起广泛且有益的评论,而只是成为这位传奇式的作家众多事迹中的一项。清韵网刊在今年欲针对网络一些长篇重要著作进行重点推荐和评论上的努力,不仅表示我们对网络创作所一贯抱持的尊重态度,也期望能引起爱好评论的网友的关注,共同努力建立网上业余评论的风气,进一步推动网络创作的繁荣,在数量与日俱增的同时,促进网络创作所能期望的内容上的深刻,质量上的同步迈进。

  在某篇所谓论及网上十大美女作家的文章中,对南琛的文字有这样的评价“从文字看,南琛应该是在网下就从事同类工作的,圆熟润滑”,当然,仅仅这些远不足以形容,用一位朋友的话来说,“南琛的出现,意味着网络创作从业余走向专业的转型开始。”这话更多地表现出对南琛的喜爱之情,但也确实表明这样一点事实,南琛的作品有浓厚的专业味道,下笔考究,提纲挈领,长于理性。我不愿意在这里对她目前的创作有更多的评价,因为她正以沉着的姿态走着她的网络创作之路,这让人们对明天怀着更多的期待。本期继续连载她的小说《太监》,这部小说在连载的过程当中已经引起相当的好评,让我们试目关注最后的部分。

  在新新鬼早一些的作品中,不难看出对王小波作品的推崇,在网上也多有论及对模仿之作如何评价的问题,《灰锡时代》成为榕树下网络文学大奖赛小说大奖得主,多少表明了来自网络以外的看法,但这对网络创作的现有水平不缔是严重的误解。从《垃圾虫》开始,我们看到新新鬼开始具备了较鲜明的个人创作风格,而在本期选入的《龙卷风与会说话的猫》中,她以奇崛的想象、对荒诞的敏锐感受以及对人物场景出色的掌控能力,都得到了相当满意地发挥,她以自己出色的创作实践向人们表明,她完全可以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

  任晓雯的第一篇小说《女人的长头发》先在网上发表,后来登在云南《大家》杂志,从一个侧面表现出这位作者的才华。她在小说创作之前主要进行诗歌的创作,但正如她所说:“我发觉一些东西似乎在我的体内冬眠了过去,一个理性的、现实的我越来越多地占据了我的心。”也许正是这一思路将她带上了小说创作领域。与首篇《女人的长头发》中叙述与随感交织,情节与创作思路并行的手法相区别的是,本期选入《无主题的冬天》一篇以冷静的视角,富于智性的叙述方式,将一个令人回味的故事呈现在读者面前。她的小说很有学者气息,这可能获益于她对文艺理论的深厚基础以及广泛的阅读。

  薰的作品是需要耐心阅读的那种,你不用期望从她那里寻找到激动人心的情节,催人泪下的煽情故事,她像是一位懂得天衣无缝针法的织锦高手,在绵密的文字中织下属于小说的秘密。我曾经猜测她的创作深受精神分析的影响,但反复的阅读使我发现这种臆测并非是阅读所必要的,那些精致如细磁一般的文字会引导着你走向文本自身的世界,那是一条向内心逃亡的深远之路,只有呼吸的声音相互间的熨贴才能获得精神上最大的愉悦。网刊曾经选入她的《街心花园的女人》一篇,可以看到她对细节的偏爱,而本期选入的《梦游》通篇看去似乎只有一个场景的细节描写,你只有顺着犹如亚莉亚德妮红毛线一样的只言片语之索,寻找那个岐义故事的迷宫出口。

  香蝶是一位很有特点的作者,在她数量众多的作品中,武侠与科幻占有相当的比重,借助传奇与幻想的外在形式,香蝶编织着自己的童话世界。如果说文学只是白日梦的书面形式,那么我想将之比拟香蝶的作品是合适的,用文字构筑一个与现实全然不同的世界,虽然不能摆脱来自它的种种印迹,但却可以由我们自己来操纵结局,并且从其中得到安慰。香蝶的很多作品因为与现实世界的距离过于遥远,在我看来多少不够深刻,但她的创作风格并非一成不变的,从近乎唯美的一味扬善到对现实的关注与深入思考,可以说是她近期努力的一个趋向。本期选入散文《蝴蝶飞时》,作者对少女时代近乎伤感的回忆感人至深,显示出香蝶多样性的才华。

  温雨虹是一位少在论坛上活动的作者,除了网刊连载的《斯泰因在上海的秘密生活》外,我也没有看到她的其它任何作品。《斯泰因在上海的秘密生活》是一部很值得一读的长篇,值此新年首刊,将所有载余部分呈献给大家,希望引起注意。这部长篇讲述了两个似真似幻的故事,结构上采取了现实与故事内含的一个文本并行交织的手法,女主角的命运与另一个文本中两个女人的奇特经历相互观照,表现了女性的自醒以及与现实社会深可悲戚的疏离。在阅读过程中,我多次被作者精细入微的细节描写所折服,虽然写法颇有古典意味,怀着写经式的野心,但在网络上进行此类创作的却绝对是个异数。或者在某些技术上失之简陋甚至笨拙,但所努力的尝试以及取得的成绩,都是值得赞赏和注目的。

  本期所选篇目多为小说与诗歌,其中诗歌部分由冷面狗屎进行扼要综述。散杂文及评论在论坛上较少有优秀之作,而且如果从推荐作者的角度来讲,小说也更具有代表意义,这一方面是因为视野的狭窄,另一方面也因为网络创作的现状,小说似乎是大部分作者们唯一重视的最终目标,他们在此方面的努力超过了其它任何一种文体。

  网刊过去收录女性创作散文有西风残照《禁区》、chilly《长安已老》、红萧《黑白底片》、芭蕉《我所不能感受之黄昏》、恩雅《死者的奢华》等优异作品,杂文及评论中男性作者的作品占大多数,而女性作品以chilly、尚爱兰、南琛和青霜(西风残照)几位所著较为重要,表现出相对集中的特点,基本代表了目前网络女性创作在杂文评论领域的水平。诸如以上所述,因为已经刊过,不便再行录入。网文浩帙卷繁,管中窥豹,所遗者众矣。虽无求全之妄念,但总想竭力靠近某种真实,这就是本期网刊编辑的着想。




欢迎光临 空网论坛 (http://bbs.kongweb.net/) 作者: ♂掏情壞仔    时间: 2003-2-15 2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