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论】伊拉克战争启示录


北京的春天到了。双休日,在住所旁的公园,看到许多可爱的孩子在放风筝,开心、烂漫、无忧无虑。

  然而,当电视把我们带到遥远的波斯湾,映入视线的,却是一个因轰炸而无辜受难的伊拉克小孩。镜头中孩子张着一双典型的阿拉伯式黑眼睛,卷卷的睫毛,晶莹的泪水。一旁的,是他因愤怒和痛苦而咆哮着的父亲。

  权力、石油、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与他何干?而本该一样享受童稚时光的他,却不得不品尝战争的苦涩……

  国际政治中的是非本不会像黑白般分明,产生矛盾与分歧也并不奇怪。问题在于,以什么样的途径来平息纷争才是最理性的。人类,能经过千千万万的日月和苦难创造出今日的文明,一是依靠人与自然的协调,二是有赖于人类自身的协调,两者缺一不可,否则,生存都将面临困境。二战后世界的发展速度远胜于从前任何历史时期,其中,协调各利益主体关系的规则和机构功不可没。正是因为它们在全球事务处理中公认的权威和协调功能,人类才更多地用对话代替了枪炮、用沟通换来了双赢,“联合国安理会”、“世界贸易组织”也成了妇孺皆知的名词。

  但是,在今天的伊拉克问题上,联合国框架却被一意孤行的拳头替代了。以世界第一超级大国的实力,美国一挥手推开了似乎挡在中间的联合国。面对骄横者,国际组织虽上下奔波,依然显得力道不足。殊不知,协调机制的存在保护的是双方的利益。当“斩首”杀害得更多的是无辜的百姓,“震慑”摧毁得更多的是平静的家园,伤害必然带来仇恨,而仇恨又将导致更大的伤害。根据今天凌晨的消息,美英联军在纳西里耶附近遭遇伊拉克军队的顽强抵抗,经过长时间激战,美军近103人死亡——得人心者得天下,失人心者失天下,意图以暴制暴,美国距离它“绝对安全”的终极目标恐怕只能是越来越远。而那些无辜的死难、人们心灵上的创伤、物质财富的毁灭,更将是战争发动者难以弥补的罪过。

  狂轰滥炸后的火光冲天、装甲坦克车的隆隆推进……电视画面即时发送到眼前的残酷战争,让人有身临其境般的恍惚之感。我不由庆幸自己还生活在和平、秩序的今日中国——每天早上一觉醒来,烦恼仅限于清晨的忙乱和地铁的拥挤,而不必担心有无情的炮火将生与死的考验摆在眼前。     Re:【讨论】伊拉克战争启示录

窃听电话显示萨达姆已身负重伤
据《华盛顿邮报》24日报道,根据美国官员在上周轰炸萨达姆官邸后截获的电话推断,萨达姆在那次空袭中身负重伤。

    美方监听了萨达姆邻居的电话,电话中提到他亲眼目睹轰炸后萨达姆被紧急送上救护车。但不能确信邻居说的是否属实。

    近来美英官员发表了很多关于萨达姆及其儿子受伤的声明,但都没有透露消息来源。     Re:【讨论】伊拉克战争启示录

美英等国无视联合国武器核查工作取得进展和成效的事实,无视全世界人民渴望和平的愿望,在未得到联合国安理会授权的情况下擅自对伊拉克开战。这场战争不仅给两河流域和整个中东地区带来深重的灾难,而且对现行的国际关系准则造成严重破坏,并给新世纪国际关系与国际秩序带来难以预料的后果。

    首先,这是对联合国权威和声望的一次巨大挑战与破坏。众所周知,联合国是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的最具普遍性和权威性的机构。现在,它的两个主要创始国却对它采取实用主义态度———需要时将其作为实现自身目标的旗号与工具,不合意时,便弃于不顾。美国总统布什在3月6日的讲话中曾警告联合国要“言必信,行必果”,否则将失去信誉与价值。事实上,联合国的有关决议正在得到顺利执行,而正是美国的行动中断了联合1441号决议核查任务的完成,开了蔑视并抛弃联合国决议的先例,践踏了联合国的权威。

    其次,美英等国对伊战争严重违背联合国宪章和国际关系准则。美国引用联合国的所谓“自卫”条款为其动武行动辩护,其所援引的是联合国宪章第七章第五十一条。然而,该条款开头即清楚地阐明了“自卫”的前提,即在“遭受武力攻击时”安理会未能采取行动之前,单独或集体自卫才不被禁止。而安理会的最终目的是“维护或恢复国际和平及安全”。历时三个多月的重新核查,尚没有发现伊恢复发展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计划;而美英也未能提供伊与“基地”组织有联系的可信证据。

    西方有评论说,美国之意不在反恐,也不在消除大规模杀伤性武器,而是要萨达姆下台,进而改造中东,掌控世界。对此,布什在3月6日的讲话更是直言不讳,他说:“一个获得解放的伊拉克则将成为自由的力量……促进这个重要地区改天换地。”从这一点上说,美国的目标与安理会1441号决议的目标完全是两码事:联合国决议的目标是解除伊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而美国要的则是实施对伊拉克和整个中东地区控制。美国公然以武力推翻并更换一个主权国家的政权,即公然破坏、违反现行国际秩序和国际准则,遭到国际社会普遍反对是理所当然的。连美国前总统卡特都对布什政府无视国际法规的行为感到震惊,称之为“文明社会历史上几乎前所未有的军事和外交行动”,并指出,美国没有权利“在这个地区建立美国统治下的和平”。

    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反对这场战争,是着眼于维护现代文明社会的行为准则,着眼于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秩序的大局。这场争论,从战略高度上说,关系到在冷战结束之后的国际社会的走向和建立一个什么样的世界秩序问题:是走向单极世界还是多极世界;是建立一个民主化的世界还是强权主导的世界;是武力统治下的世界和平还是文明规则制约下的世界和平。世界上绝大多数善良和有良知的人们当然不希望倒退到一个“强权即公理”的时代,这是反战和平行动在世界范围此起彼伏的原因,也是各国有识之士都反对这场战争的理由。     Re:【讨论】伊拉克战争启示录

美伊战争即将进入第五天。据前方报道,美军已对巴格达、巴士拉和摩苏尔三大城市发射投郑了数千枚精确制导导弹和炸弹。有报道说,巴格达既定的固定目标已被炸了个遍,接下来将主要打击移动目标和重复轰炸。

    美国的地面进攻前三天看起来似势如破竹,第四天才遭到强烈狙击。四天里,美军装甲部队即从南向北挺进240多公里,据说其前锋所指纳杰夫,距首都巴格达已里程过半,英国说周二即可直逼城下。有报道说,南部重镇巴士拉已被美英联军包围。但目前美军并不敢轻言乐观,因尚未遭遇主力抗击,艰苦鏊战似在前头。然而,无论如何,美军开局顺利还是超出很多人的战前预想,人们都在揣度:伊军的坚守抗战能坚持多久?最后是否会拿出什么杀手锏来?

    开战前曾有专家学者预言,说这场对伊战争很可能成为第二个越南。笔者以为,这不大可能。首先,越南之所以能长期抗美,使美国仓惶败走,首先是因为有中国和苏联两个大国的大力支持和无私援助,中国960万平方公里的国土成为越南的战略大后方,中苏的武器装备和战略物资源源不断地运入越南,可谓取之不尽用之不绝。而伊拉克目前在国际上空前孤立,既无朋友同情,更无靠山撑腰。在经过美国第一次海湾战争的摧枯拉朽式打击和长达12年的经济制裁之后,伊不但武器装备残缺不全,战略物资也极为匮乏,国力大降,以此判断似难以独力久战。

    其次,伊拉克的地形地貌易攻而不易守。越南境内山峦重叠,林木繁茂,利于游击作战,而有碍于大规模机械化部队的展开,使美军的优势装备难以发挥效能。伊则不同,其南部大部分国土是一平如砥的沙砾平川,且表面硬实。一方面,坦克和装甲车无需道路,即可纵横驰骋;另一方面,这样的地形又难于隐蔽,坦克和装甲车有如秃头上的虱子,昭然暴露于敌方眼前。在这样的战场上对阵,谁掌握了制空权并拥有优势装甲火力,谁就可将敌手一举击垮,如帚扫残叶。因此,在1991年海湾战争中,伊拉克庞大的装甲部队才被美军打得丢盔卸甲,溃不成军。

    也许伊军正是吸取了上次海湾战争的教训,此次才改变战略,决定不在野外对阵,而是收缩部队在城郊设防,希望能与具有装备优势的美国打一场巷战,一来可延长交战时间,拖到酷夏来临,以阻其火力优势,增其作战困难;二来希望巷战能增加美军伤亡,推动其国内反战浪潮的高涨,迫其停战或撤军。这第四天的战事似已证实此点。

    但从长远看,这一完全龟缩在城里的战略是否能真的奏效还得拭目以待。不过,一开始便让美军得以长驱直入,对城市实施合围,从气势上说似先输了一着。这样的形势造成的心理效应是不容低估的。美军在战前曾散发了1000多万份传单,揭露萨达姆的独裁统治的罪恶,宣扬美军不可战胜的神话,而且还公然展示了那个超级大炸弹(此举近乎于恶棍赤裸裸舞棒恫吓)。伊方军心本不稳固,现在得知美军的钢铁洪流滚滚而来,自已陷在一片孤城之中,祈援无望;再每日亲眼看到城中建筑被导弹一座座夷为平地。此情此景既可能增其仇恨,亦可能打击士气。难怪美国将昨天的大规模空袭定名为“震慑”行动,其意即在于动摇并瓦解伊方军心。

    从民心民气上说,伊拉克与越南似也不能同日而语。虽然伊政府说,这是一场保卫家园的反侵略战争。但萨达姆执政20多年来,先启长达8年的两伊战争,后又无端入侵科威特,连年战争使国力大减而生灵涂炭。其子弟又劣迹斑斑,颇不得人心。加上美国战争机器的大肆宣传,说什么美军进军是“解放”行动,将把人民从暴君手里解救出来,让他们过上美好生活。这也难免会让一些生活困苦、心有不满的士兵和百姓疑信参半而心旌动摇。

    因此,以目前的阵势看,伊军似处于较被动挨打的不利境地,这既有地形地貌不利、武器装备劣势等客观因素;似也有战略决策上的主观失误,如防御过于被动。人类战争史表明“主动进攻才是最好的防御”,除非外援有望,似应避勉困守孤城。当然,如伊有把握能将战事拖到难耐炎夏,坚守孤城似也不失为上上之策。有军事专家分析说,美国之所以未遇强敌,是因为萨达姆已将赌注全部押在巴格达,到那时将有一场惨烈的城下决战,伊军已在首都建立多道防线,并将誓死抵抗。但另一方面,如果真的出现全国陷落,仅余孤城的局面,城外多重围困,空中飞弹如蝗,逐点清除(美军是不会轻易进城巷战的),那时城内军心民气难勉会受到相当影响。

    总之,综观这四天来的战事进展,美军大体上算是出师顺利,战场形势似对伊不太有利。当然,现在断定胜负为时尚早,笔者在这里只是估妄评之,今后进展如何,且让我们拭目以待。     Re:【讨论】伊拉克战争启示录

这个贴谈时事的特点很让我思索,
我们版常出现的问题是中日问题,中美问题,中国地位问题,世界新发生的重大事件如伊拉克战争和朝鲜核问题。但我们谈一个问题的角度很少变化。
和平是每个正义之士心中的红日,楼主谈和平从孩子处谈起,而且侃侃而谈,实写一篇散文,暗发一种时事观点。我很欣赏这种在时事发贴认真思考的贴子。希望大家能认真效仿,这是我在一天之内为他评的第二个时事精品贴。
做为回贴,我很希望大家向我们版的两位副版主学习。他们的回贴很多是谈了自己的想法的。但我也希望二位版主思考一下,尽管不回没有很大意义的贴子,我们的工作是发现重点,扶持重点,鼓励大家向重点的典型学习。从而在我们区形成一种好的发贴风气。
在我们版什么样的风气是好的呢?我有三个想法
1、涌现大量的能谈出自己观点的贴子,发贴与回贴鼓励原创。
2、大量的新人聚集,很多人在这里在规则的范围内畅所欲言,极端无所谓,但关键是要有大量的有识之士能在这里谈出自己有见地的想法。
3、多元化风格的贴子大量出现,既有图片类的,也有声音类的。有的可以发的象散文,有的可以发的象论文,有谈国内的,有谈国际的,有谈中国与他国关系的,更有迅速报导突发事件的。而这些贴子,如果是转贴,也应在回贴中能谈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
如果我们的版发展到那个阶段,我们可以自豪地说,我们快在空网达到小康水平了。大家继续努力。     Re:【讨论】伊拉克战争启示录

美伊之间的战争,说真白了,就是NBA的冠军队在和一个高中队打球,为什么?原因无它,就是因为他们的实力相差太多~再加上那么多的国家又都支持美国~虽然也有很多国家在极力的为伊避免战争而努力,可是似乎又都是徒劳,而且报告里似乎也说萨的儿子乌代已经死了~这样.................
伊的的命运.真的让人担心呀~~     Re:【讨论】伊拉克战争启示录

不过现在好像报告里好像说美国也不是那么好受,好像也损失了好多人~呵呵呵,真是乱呀~~~     Re:【讨论】伊拉克战争启示录

当地时间24日夜间,也就是北京时间25日凌晨,伊拉克首都巴格达局势相对比较平静。在过去的六个小时里,只是巴格达城区西部和北部出现零星爆炸,虽然巴格达上空曾响起空袭警报声,但并没有消息证明巴格达遭到了大规模空袭。伊拉克北部重镇摩苏尔也只是响起了空袭警报,没有遭到空袭。在地面战斗中,24日夜间,英国军队仍在伊拉克南部城市巴士拉附近同伊拉克军队激战。据卡塔尔半岛电视台报道,24日夜间伊拉克南部从乌姆盖萨尔到祖拜尔的公路上发生巨大爆炸。英国国防部长胡恩证实,一名英军士兵在伊拉克南部的战斗中阵亡。这是自伊拉克战争开始以来,第一名在战斗中被打死的英军地面部队士兵。     Re:【讨论】伊拉克战争启示录

                                                                                                               “这一晚,我在恐惧之中入睡了,整个夜晚都被噩梦包围,其中一个梦,我梦到自己在大街上疯狂地奔跑,我的后面紧跟着两个美国的导弹”——一位17岁巴格达少女的私人日记

                                                                                                              伊拉克平民死亡

                                                                                                                 Re:【讨论】伊拉克战争启示录

以暴力取得的胜利真的有利于美英吗?     Re:【讨论】伊拉克战争启示录

胜利方当然有利啦。     Re:【讨论】伊拉克战争启示录

是啊,我们应该庆幸我们生活在和平中~~~~~
生命是宝贵的~~~~
战争除了生命还带走了许多东西~,时间,金钱,友谊,亲情~~~     Re:【讨论】伊拉克战争启示录

看到伊拉克人民哭嚎的情景
一切都在无言中。。。。。。。。。。     Re:【讨论】伊拉克战争启示录

小心呀
中国的前途会是怎么样?     Re:【讨论】伊拉克战争启示录

让我们不断考虑!     Re:【讨论】伊拉克战争启示录

光考虑是不行的,我们还要身体力行,不让中国部上美国的后尘。     Re:【讨论】伊拉克战争启示录

那当然!我相信中国,也相信自己~~

前面soviet28说的吾记住了!




欢迎光临 空网论坛 (http://bbs.kongweb.net/) 作者: 原始星期八    时间: 2003-6-27 2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