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婚姻

世界就是一片广阔的墓地,我们穷其一生在墓场上穿梭,为的就是想寻找一块合适的墓穴栖息。所谓婚姻,就是一男一女无意中同时跳入了同一墓穴。  
  朋友说,使一个浪子回头的不是一个女人温存的爱情,而是他累了,需要一个可以停泊的港湾,而那个女人,只是刚好在适当的时间适当的地点出现罢了。  
  关于婚姻,相对于女人的感性,男人则要理性地多。女人会因为一束鲜红的玫瑰、一颗晶莹的钻戒或者海边一次浪漫的约会就掉入男人婚姻的陷井;男人娶女人理由不外乎风雨中一句贴心的叮咛、一手能上得厅堂的好菜,婚姻在他们眼里是实实在在看得见摸得着的生活。  
  不要以为婚姻中的两人是因爱情而结合,婚姻是打着爱情的幌子逃避人生寂寞的契约。  
  再一次警告所有沉浸在恋爱中的女人,不要相信甜言蜜语的男人。在心爱的女人面前,再巧舌如簧的男人也会变得手足无措,从不正眼看你的那个男人也许就是最在乎你的那个人。  
  一直在想,伦理在这个自诩文明社会的婚姻生活中到底扮演了一个什么样的角色。普通的看法是两者互为前提,彼此协调发展。可是,如果按照文明是建立在本性的被压抑基础上的说法,那么,人性的解放与文明的发展是否会呈水火不容的对立局面呢?而由文明延伸出来的婚姻关系是否只是文明或者伦理下的产物,与人性背道而驰?  
  婚姻绝对是文明社会由伦理精心策划的产物。和朋友谈到这种制度的是否合理性,朋友坚持认为,像泸沽湖畔摩梭人的“走婚制”才是真正的婚姻之道。没有固定的契约关系,两性的结合或者分开全凭各自意愿,一切关系的缔结、撕裂是如此原始而自然。从纯粹的生理角度来看,“走婚”的确有其存在的合理性,毕竟,各种科学研究表明,人类并非从一而终的生物,婚姻的衍生也确实从某种程度中限制了人之大欲。但是,别忘了,摩梭族人至今仍保持着母系氏族社会的生活方式,就算是柏拉图思想中的“共妻”理念,也不过是人类梦想中的乌托邦,只能在文字中闪光。随着文明的日益前进,这种两性关系势必上升至伦理的高度,同时逐渐发展了一种新的类似契约的关系,这就是婚姻关系。  
  人不是自然界中完全受感性支配的物种,在满足其基本生理需要的前提下,他同时还是一个冷静、理性的社会人,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义务,婚姻在缔结的同时,也就确立了一种为人妻为人夫的权利义务关系。在这处权利与义务互为作用的关系下,安全感不再摇曳无定,孤独变得可以逃避,爱情升华成披覆于两性关系之上的华丽外衣,一切都似乎相当完满了!然而,在看似完满的外衣下,本我仍在蠢春欲动,而且不可抑止。家庭的破裂随着离婚率的水涨船高而势不可挡;名存实亡、同床异梦的夫妻关系比比皆是;男男女女因同一个理由走到一起,但分手的理由却各有不同,在撕裂一个婚姻契约的同时,又往往迫不及待地跳入另一个契约的墓穴;日益增涨的同居现象标志着责任感的沦陷,婚姻的信任危机已浮出水面;忠诚被玩弄于股掌,伦理在事实面前看上去虚伪而可笑,我们说这个社会正脱离正轨逐渐走向异化,那么,婚姻呢,是不是异化前就已错误的选择?  
  其实,在人类历史上,曾经出现过伦理与婚姻结合的最佳范式。就我个人看来,中国古代封建社会乃是人类有史以来最为完美的社会典范,它的政教、生活方式达到了真正意义上的完美结合。就那个时代的婚姻制度而言,媒妁之言父母之命的婚姻缔结方式恰巧撕破了爱情这层看似华丽实则虚假不洁的外衣,而一夫多妻制则有效地防止了婚姻关系的倾斜与外延。一个男人可以同时拥有多个红颜知已,几个女人能和谐地生活在一个屋檐下而鲜有怨隙,从而使家庭关系达到伦理张力下的平衡。  
  也许,女权主义者会反对说,这种封建社会下的婚姻关系使女性最大程度地失去了人格上的自我。但是,我所疑惑的正是,当今男女平等相当倡明的社会,又有几位女性从真正意义上实现了自我?就算有少数女性达到了人格自我的巅峰,又有几人还想继续自我下去?     Re:关于婚姻

在那朝的呀     Re:关于婚姻

婚姻到底能否持久?




欢迎光临 空网论坛 (http://bbs.kongweb.net/) 作者: 雪子    时间: 2002-11-16 1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