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复 发帖

Re:萨达姆的最后6招

现实有时会让人失望的!

美军进入巴格达后将市中心一座6公尺高的萨达姆铜被美军拉倒,美国也宣布萨达姆时代结束。
不过,效忠萨达姆的死硬派仍然据守北部的萨达姆故乡提克里特,构成威胁。
美伊战争在还未开始前就似乎已洽注定了的结局,
毕竟对抗强大的美国联军的国家只不过是一个比我们湖南省都还有小的国家!!!
现在大家关心的已只是战争结束时间的长短呢!!!
我扫、我扫、我、扫扫扫我扫清一切废水, 扫清世上脏水!

Re:萨达姆的最后6招

说的都是废话

Re:萨达姆的最后6招

萨达母就是输了,也很值得骄傲了!

Re:萨达姆的最后6招

[I]以下引用@郑伊健的内容:
[/I]说的都是废话
大家在这里发表的都是自己的 看法,我们希望把时政建成一个大家可以随心发表自己意见的地方。不知道你有什么高见,也没明白你指什么是废话。

Re:萨达姆的最后6招

只希望战争早日结束.
伊民众和双方士兵早日脱离苦海(受害的只能是平民和士兵)

Re:萨达姆的最后6招

对于这个没有开始就知道结果的战争来说
现在希望的只是少点无辜人的伤亡

Re:萨达姆的最后6招

独裁应该早点结束。

Re:萨达姆的最后6招

就算我们写信给萨达姆又有什么意义呢?
战争还是在继续
我是突厥的公主,我来自一个美丽的地方! 大漠草原月牙泉!哦! 牛羊马群遍地游!哈! 阿史那雨.墨雁!

Re:萨达姆的最后6招

伊拉克军队的数十万大军及其大量重型装备,究竟到哪里去了?

  这是一个自伊拉克战争开战以来,就反复被提及,反复被解释,但却总也解释不清的问题。这是一个根据战况的不断推进,许多军事分析家都试图给出圆满的答案,但却总也难
以自圆其说的问题。

  这个问题的答案,随着“巴格达战役”前后(如果这还能被称为“战役”的话),伊拉克战局出人意料的“急转直下”,变得更为扑朔迷离,变得更为耐人寻味。

 

Re:萨达姆的最后6招

▲、战况推演、始终难觅伊军主力行踪

  ●当南线美军长驱直入、夺路北上之时,军事分析家说,南部军区的伊军主力,正在依托被美军沿途绕过的许多重要城镇,据城死守,另有一部正在敌后游击,袭击美军脆弱的后勤补给线。

  然而,随后的实际战况是:在“总攻”巴格达之前,美英联军终于攻占了被其长时间围困的一系列伊拉克南部重镇——巴士拉、乌姆卡斯尔、纳西里耶、迪瓦尼耶、卡尔巴拉、纳杰夫、希拉、库特、阿马拉等地,随即他们吃惊地发现,据城死守、与其对峙多日的伊军,除了极少数正规部队以外,大多数都是“人民军”、“萨达姆敢死队”等民兵武装和准军事部队。而发生在“敌后”的多次袭击美军后勤补给线的作战行动,事后证明,也大多数都是上述民兵武装和少数正规军小分队所为。

  ●当美军进攻的兵锋,直指巴格达外围,一场举世瞩目的“斯大林格勒式”的“巴格达保卫战”即将打响之时,军事分析家说,中部战区的伊军精锐共和国卫队和共和国特别卫队,一部正在巴格达以南的外围地区与美军激战,主力正在巴格达市区据城坚守,准备与攻城美军作“殊死一搏”。

  然而,随后的实际战况是:西路美军第3机步师与东路美军第1陆战师,在东西两线、先后分别突破伊军共和国卫队“麦地那师”和“巴格达师”的防线后,就几乎再未遇到伊军大规模、成建制的抵抗,继攻占萨达姆国际机场之后,经过几次小心翼翼的武装侦察与试探,便一举突入了几乎已经成为“不设防城市”的巴格达。尽管现在就说“巴格达已是空城一座”,还为时尚早;但是,如果有人还说“巴格达市区内藏有伊军重兵(不论是地上、还是地下)”,恐怕也没有多少人再会相信。

  ●当美军在尚未完成对巴格达的全面控制与占领,就准备继续挥兵北上,进攻萨达姆最后的老巢——提克里特之时,军事分析家说,从巴格达撤出的伊军主力(如何撤出的暂时还说不清楚),应该是集结在提克里特周围地区,至于其能否在提克里特与美军作最后的“殊死一搏”,目前尚难定论。

  然而,随后的实际战况是:其先头部队刚刚进入伊拉克境内的美军新锐力量——第4机步师,尚未来得及北上进攻提克里特,就传来了足以令第4机步师师长“顿足捶胸”的消息。据美军“捕食者”式无人驾驶侦察机近日拍摄的图像显示,在提克里特附近,至今尚无伊军大部队集结与部署的迹象,更有甚者,其市内竟然已经发生了,此前只有在被美英联军攻占的城市,才会发生的大规模哄抢现象。

  与此同时,在此前基本保持着完整建制的伊拉克北部军区,也突然传来消息,美军及库尔德族武装,已经分别于4月10日夜和11日晨,进入伊军据守的两个北方重镇——基尔库克和摩苏尔,守城伊军已经投降。然而,入城美军再次吃惊地发现,上述两座城内,既没有大量的伊军主力驻守,更没有相应的大批重型装备存在。要知道,上述两城,战前可分别是伊拉克北部军区所属第1军团和第5军团的司令部所在地。

  南部军区,已经被占领了。北部军区,刚刚又投降了。中部军区与中幼发拉底河军区,巴格达未见重兵布放,提克里特也难觅伊军主力踪迹。至此,在整个伊拉克境内,军事分析家恐怕已经很难再找出一个,至少在理论上是可以容纳大量伊军主力部队存在的区域了。但是,原来的问题不仅依然存在,而且随着战况的不断推进,变得更加突出、也更加尖锐。

  难道,伊拉克军队的数十万大军,真的能够“人间蒸发”?

  难道,伊拉克军队的大量重型装备,也真的能够“人间蒸发”?

  如果说,大批伊军正规部队的官兵,在被击溃、被打散的情况下,要么是“迫不得已”、要么是“就坡下驴”地脱下军装、放下武器(随身的轻武器),或是暂时地化整为零、寓军于民,或是干脆就解甲归田、还军于民,因此而导致伊军兵员大量流失,这种解释尚能使人感到可以接受的话;那么,伊军战前所拥有的大量重型装备——数千辆坦克和装甲战车、数千门大口径火炮、数百架战机、数十部地地导弹发射架,总不见得也能脱下军装,也能寓军于民吧?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