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复 发帖

孔子曰浮云, 韩愈写囧囧

给力、浮云、囧……时近年末,各大媒体、网站又开评年度热词,其中网络热词依然独领风骚。但这些词汇真的是从网上诞生的吗?不尽然。当下就有不少网友热衷挖掘这些网络热词的缘起,原来不少网络热词在古文中早已有之。 热词:浮云
网源:今年10月,天涯网友“蓉荣”在网上发帖,讲述极品女小月月来上海参观世博会种种出格之举,“神马都是浮云”是蓉荣挂在嘴边的口头禅,后被网友沿用,表达“一切都是虚无”的感慨和无奈。
寻踪:微博网友“作业本”昨日发微博,挖出《论语·述而》中孔子曾曰过“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用来表达对不义富贵的轻蔑。武大博导李敬一说,“浮云”在古诗文中亮相频率很高,含义丰富,如李白在《登金陵凤凰台》中诗云“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就在感慨小人当道,怀才不遇的不爽。
热词:给力
网源:“不给力”最开始在网络流行,是源于一部日本动漫的中文配音,有中国北方方言“不给劲”、“不带劲”的意思,“给力”表示支持、给劲。
寻踪:有网友指出,“给力”一词其实来自闽南方言,很久以前就已使用,对此华中师大教授汪国胜表示,因为“给力”刚刚流行,其根源出自何处还有待学界考证。
热词:囧
网源:2008年以来,古汉语“囧”字,因为愁眉苦脸的外表被网友青睐。它与“窘”字同音,意义也基本相同,都表示一种尴尬之态。
寻踪:因为出自“故纸堆”,网友很容易搜到它在古文中的踪迹,如韩愈在《秋怀诗》中就写道:“虫鸣室幽幽,月吐窗囧囧”(注:也有用“冏”字),但这里的“囧”是闪亮、发光之意。华中师大古代文学教授戴建业说,韩愈写诗喜欢用生僻字,“囧囧”一词“很韩愈”。
热词:呵呵
网源:自从有网上聊天以来,“呵呵”便作为一种笑声的模拟,广泛应用于网友间的对话,尤其在打发无聊或无言以对时。
寻踪:《晋书·石季龙载记》中就已出现“呵呵”一词,十六国时期,后赵太子石宣杀其弟石韬,在石韬尸体边“不哭,直言呵呵”;而网上流传更广的是苏东坡的“呵呵”声,他在书信《与鲜于子骏》中就说“虽无柳七郎风味,亦自是一家。呵呵。”在苏轼之前,寒山、韦庄、欧阳修,都是吟“呵呵”的高手。戴建业说,“呵呵”一词在古代一些口语化作品中运用较多,在庄重的文体中则较少使用。
习惯了无聊,不无聊时才知道无聊是多么的不无聊。
查根问底,不容易啊,嘿嘿
一个人,可以找一千个坚强的理由来安慰自己,但只需要一点回忆,就能让自己痛的撕心裂肺。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