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帖子
- 18360
- 积分
- 18360
- 经验
- 18360 点
- 威望
- 2 点
- 金钱
- 1082 NG
- 魅力
- 13579
- 性别
- 男
- 来自
- FR狼雁谷
- 注册时间
- 2003-11-21
我们约会吧!
|
1#
发表于 2008-7-23 10:20
| 只看该作者
领略余华,读《活着》
《活着》是一本描述人们死去的书,人们纷纷在这个叫做活着的故事里一一死去。
初次读这本书,还是初中。感触很简单,也很强烈。悲伤,随着故事压抑的主旋律,慢慢涌上心间。
大了几岁再读,感觉依旧,依旧简单,依旧强烈。悲伤逐渐沉淀,积在心头,随着故事的情节浮起。
作为一个冷酷的作者,余华不动声色地让我们跟随他的冰冷笔调,目睹少爷福贵的荒诞、破产和艰难;继而又假惺惺地给我们一点点美好的希望,让有庆得到长跑第一名,让凤霞嫁了人怀了孩子,让某些时刻有了温情脉脉,有了简陋的欢乐。然而就在我们以为噩梦不再萦绕他们的时候,余华没有丝毫犹豫,他铁青着脸让自己的角色们迅速以各种方式死去,毫无征兆,近乎残忍。
只留下我们错愕当场。
“有庆不会在这条路上跑来了。”他的母亲说。有庆突然死去了,第一个。
读到此,有了第一次落泪的冲动。
贫苦艰难的生活,福贵简单而粗暴的教育方式,都不曾让有庆对生活丧失希望。他热爱他的两只小羊,为了割草和上学每天来回奔命。所以当他在父亲眼前拿了长跑第一名的时候,我们都天真地以为悲剧该结束了,事情在慢慢好起来,于是有了一点淡淡的喜悦。
可是我们怎么知道他会猝然死去。就像今天我们知道的许多社会底层的人们一样,有庆的死冤枉而荒谬。由于血型不幸与临盆的县长夫人相同,有庆竟是因为抽血过多而夭亡的。 多么可悲啊,我感叹作者漂浮的思绪,竟能想到以这样的方式结束一个孩子的生命。
“我看着那条弯曲着通向城里的小路,听不到我儿子赤脚跑来的声音,月光照在路上,像是撒满了盐。” 读着福贵的这句诉说,泪滑落,顺脸颊流进嘴里,像是撒满了盐。
一切就像一个巨大的诅咒。儿子有庆的死只是开始。
女儿,妻子,女婿,外孙,一个接一个死去,干脆的没有一丝拖拉,最后福贵只剩下自己。和一头也叫做福贵的老牛。
读活着,心永远不会麻木,也不可能麻木。看着书中的一个个人物因为各种原因远离福贵去了另一个世界时,除了默默的感伤还能做什么?默默的为这一个个善良的离去的人悲伤,为了福贵孤苦的命运悲伤。
福贵的生命是令人尊敬的。不是因为它曾经的辉煌,而仅仅是因为“它没有断”。福贵面对一次次突如其来的人生变故,也一次次的挺住了。我相信,他也一样,不会对亲人的离去麻木,谁会麻木呢?这就是他的坚强与伟大。
因为远离那些动荡的年月,因为并未真正有过艰难和困顿,这个故事让年青的我们不禁有些战栗。短短的十二万字,笼罩着“欲哭无泪的压抑”。只是阖上书本之时,内心似乎多了一些超越世俗欲望和纷争的平静。现实生活的无情与残忍,远比我们想象的要宽广;而活着,纵使要担当诸多难以承纳的苦痛,但是依然要坚忍,顽强。这应当便是生命的力量罢。
余华这么说他写作的缘起——
“我听到了一首美国民歌《老黑奴》,歌中那位老黑奴经历了一生的苦难,家人都先他而去,而他依然友好地对待世界,没有一句抱怨的话。这首歌深深打动了我,我决定写下一篇这样的小说,就是这篇《活着》。”
“活着,在我们中国的语言里充满了力量,它的力量不是来自于叫喊,也不是来自于进攻,而是忍受,去忍受生命赋予我们的责任,去忍受现实给予我们的幸福和苦难、无聊和平庸。”
所以在那些悲伤的情节之间,福贵仍然在死亡的伴随下活着,述说苦难的时候,眼睛里流出了奇妙的神色,分不清是悲伤,还是欣慰。
正如你终于会明白,无论现时我们经历的是措手不及的幸福喜悦,抑或是无可告人的艰辛苦难,只要继续活着,它们中的大多数细节和感受都将被我们和时间一一遗忘,只留下苍白的结果。那个结果对现时的我们毫发无伤。
企图探究活着的意义注定只能成为一个笑话。人只是一种存在,它与天地万物一样并无意义。 但我们存在了,这就是事实,所以我们或多或少的忍受着这些那些,这就是生命。
我们也许只需要像福贵那样活着,像那头老牛那样活着。
尽管有些苍凉的意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