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复 发帖

爱上35岁男子 七旬老太太深陷忘年之恋惊世骇俗

一位70岁的老太太爱上了一个35岁的年轻男子。她说爱得很艰苦、很有压力、也很难为情,问我怎么办?能否给她指一条路?我马上想到了杜拉斯和扬·安德烈亚的法国故事。难道我们这个都市里也在演绎着一出惊世骇俗的爱情故事?

  显然是怕难为情,这位老太没有同我见面。上周五,她在电话里向我娓娓道来。她的坦诚让我惊讶:老年人的丰富情感决不比年轻人逊色。我们了解得太少太少。

  这位老太是上世纪50年代的大学生,是位丧偶的老知识分子。她说,年轻时从教会学堂里出来后,教会她很多东西,也“教会”了她对男人的冷漠。她从来没有得到过真正的爱情,纵是婚后生活也淡如一杯白开水。老伴去世后,她“无心插柳”,不经意地结识了一位35岁的年轻男子。她托他办事,事情办得很周到,老太感激之下产生了好感。

  其实,老太说的好感就是爱慕。她坦言,这以后,牵肠挂肚的是他,梦里闪现的也是他。她明知自己不是杜拉斯,对方也不是扬·安德烈亚,不会有什么结果,可她无法抗拒对他的“好感”。她承认,跌进了爱情的漩涡,要“上岸”很难。她说,6天通一次电话,一个月见一次面,到了节假日更是思念不已。她对他说:“人家是每逢佳节倍思亲,我是每逢佳节倍思侬。”他在单位值夜班,她就烧好他爱吃的鸽子汤和红烧肉送去;他搬家,她送上一只台灯和上千元人民币;他要出国了,她又送上衬衫、领带、皮带和美元。她说,她亲过年轻人的脸。她还问我:她的嘴唇同他的嘴唇碰过一碰,这算不算接吻?不过,年轻人避开了,弄得她很伤心……

  我听了她的爱情故事,既笑不出来,也不认为她神经搭错。她的思维很正常,她的情感很真实。她知道杜拉斯的故事,她期盼年轻人能成为扬·安德烈亚。我告诉她,这里是上海,不是巴黎。上海不大可能出现扬·安德烈亚。她要我“指路”,我就问了她一个关键问题:对方是否结婚了?她非常诚实地告诉我:对方有家庭有妻子,还说,他爱他的妻子。她这一说,再次让我惊讶。我坦言相告:我国婚姻法,对男女结婚的年龄差距没有限制,你比他大35岁,确是一种年龄的障碍,但不违法。然而,你明知对方有家庭有爱妻,再去充当第三者,这就不对了。我说,这不能爱!我劝她早早了断,没必要在晚年里去受这个痛苦的煎熬,还是绚烂归于平淡吧。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