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复 发帖
我汗………………我朋友家的卡卡西………………挺丑…………无爱…………

曾经很爱我爱罗…………现在他弱了……于是无爱了……:UnBl:

蓝染我也无爱…………所以我无所哈哈!!!!!!

我爱白哉和银啊啊啊!!!!!!!!

凉介和手冢………… 汗了…………
冷暖自知
难道没有人知道BL的意思吗?
那我广播一下好了!
等爱好像都发了几篇BL了,不知道的也都该明白了
习惯了无聊,不无聊时才知道无聊是多么的不无聊。
没明白
如此强悍着COME BACK的我男人 3辑大卖 身为E.L.F的我 为你们自豪 爱你们的全部
BL ………………boys love

男同性恋。传说中的GAY?GUY?忘记怎么拼了……:UnBl:
冷暖自知
BL和GAY美关系吧:UnBl: 这年头,同人女小白满大街……:UnBl:
我々が岩壁の花を美しく思うのは 我々が岩壁に足を止めてしまうからだ 恐れ悚れ无きその花のように 空へと踏み出せずにいるからだ 猪年里kime猪家添小猪! 好好的调教吧! 某只最近cos侑士~~
偶成小白了………………(微笑)

那真不好意思……

解释一下吧楼上的亲……
冷暖自知

BL
“BL”(boy’s love),起源于有“美少年崇拜情结”的日本,日本战国文化对于“武士道”忠诚衍生,武士道中有一条提及“武士之于武士的爱要唯一,一个武士有权利以背叛者的鲜血洗净崇高的武士爱所受到的玷污。”大概意思就是,男人要对男人专一,背叛男人的下场是要付出生命,因为男人之间的爱是赌上武士的尊严的高尚爱。“男色,男风”都是指那一时期对于美貌的少年的偏好。“高岭之花”正是对于既是剑道高手又是美少年的武士的专称。后来,文学创作上一种抽象且理想化的恋爱模式在社会诞生,即“耽美”(日文意思就是‘完美,唯美’),BL就是耽美在80年代后期引入的潮流词汇。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同性恋”,BL多是实际并不存在,多数只存在于人们的臆想中的概念。专指“美少年之间的恋爱”,必须达到符合美型的美满的两重标准。BL流传入中国,首先是在台湾,香港地区。台湾人首先把BL这个词套用成中文与其缩写相同的词语“玻璃”,但是,失去BL本来的意味,单纯的指同性之间的爱与性行为(同GAY的含义范围)。后来,中国地区“玻璃”就是专指同性恋的意思。
耽美
其实耽美一词的原始意思并不带有同性或者bl的含义。

最早是出现在日本近代文学中,为反对[自然主义]文学而呈现的另一种文学写作风格:[耽美派]。[耽美派]的最初本意是“反发暴露人性的丑恶面为主的自然主义,并想找出官能美、陶醉其中追求文学的意义”。[耽美]一词即是由此而来的。 耽美在日文中的发音为TANBI,本义为“唯美、浪漫之意”,如耽美主义就是浪漫主义。

日本人多多少少都会有一点亡命遗族的气质,所以就酝酿了一种文化精髓——“耽美”。烧这个词不像烧茶,烧茶只是用荔枝核文火轻烧到水温80C 就OK了,“耽美”却要焚身于烁石烈焰中直到身心俱为灰烬为止,所以耽美的普遍表现形式是自杀、死亡,最高级表现形式是恋尸与尸恋,比如“耽美”派作家草间弥生在她的《尸臭洋槐》中有这样的句子:“妻子已经死去一个月,但正雄迟迟未将尸体送往火葬场,反而每天和妻子交媾着……正雄非常恐惧,总有一天这尸体会不会腐烂变形?”这种将美推向绝路,在美的绝望中沉溺的方式在日本历代文人的传导下几乎深入人心,所以日本电影也笼罩着一种浓酽的“耽美”之美。

记得日本的耽美一词若要寻根溯源,则应追溯到法国的唯美主义和浪漫主义时期,这一扯就远了,怕回不来,就不说了

至于耽美,何以最终演化成BL(boy‘s love)的代名词,好像应从日本战后70年代少女漫画界的变革说起。当时,反主流文化的抬头迫使其从内容以及思想中寻求变化,推出了以新人为主创力量的别册,山岸凉子描写同性恋的《白屋二人世界》这种类似实验性作品就是在当时推出的。

后来影响比较大的,应该是小学馆的竹公惠子所画的《风与木之诗》她当时与另外两人,被称为“HOT”三人组(汗`~绝对不是韩国的那个 --__--|||)在73年--75年掀起了少女漫画的新浪潮,当时的影响力是相当大的`~~至此,表达同性爱的漫画便开始发展、蔓延,壮大,渐渐成为日本漫画的一个分支。

因为,当时漫画家所画的关于同性的感情故事大都是相当唯美,浪漫的感性描写,才与耽美一词挂上钩,后来渐渐的,发展成为其专有名词。

中国耽美的发展:

在中国大陆流传的最早的耽美作品多为日本耽美漫画。随后许多中国作者创作了大量耽美题材的小说。早期的中国耽美小说大部分是同人小说,导致女性耽美爱好者被误称为同人女;实际上耽美小说与同人小说之间并不存在必然的联系。

耽美作品因突出同性恋问题而在中国备受争议,部分作品主题也包含对“性虐待”或“恋童癖”等非正常性取向的描写。

耽美漫画最早应是在91、92年开始进入中国大陆。在此期间的耽美作品大部分都是一些比较含蓄的内容,其代表作品是CLAMP的命运三部曲——“圣传”、“东京巴比伦”和“X战记”。这三部作品以华丽的画风和曲折、感人的故事情节而风靡一时。CLAMP作品中的BL始终是非常含蓄的,作品本身并没有太多的亲热画面而总是在不经意间让人发现一段感情的存在。例如“圣传”中阿修罗王和帝释天这两人的感情纠葛,CLAMP在正传中始终没有明确地画明,而只是在番外篇中以隐晦的画面淡淡带过,但这样的简单有时反而给人更加深刻的印象。而说起CLAMP的耽美漫画,大家比较熟悉的恐怕还是“TOKYO BABYLON”和“TB-- X”,其中有一对耽美组合贯穿了这两部漫画,那就是——樱冢星史郎和皇昴流。他们两人凄美的故事已经被大家所熟知,赚取了无数同人女的眼泪。所以在此我也就不多加说明了。但我个人认为CLAMP的作品偏于阴暗而且有些晦涩,所以比较年幼的读者可能无法完全理解其内涵,她们的作品更适合高中以上的读者。

大概到了94年,市面上开始出现了纯粹的耽美漫画。在这里必须要提到的就是耽美的经典之作--“绝爱”(尾崎南)。称“绝爱”为耽美的经典之作实不为过,即使很多不是耽美爱好者的人也看过绝爱,其影响力无与伦比。“绝爱”中的两位主角--南条晃司和泉拓人也毫无疑义地被认为是最为经典的耽美组合之一。现在许多耽美迷仍然将“绝爱”视为同人小说的一大素材,相当一部分的同人都是围绕“绝爱”而写的。“绝爱”的故事情节相信大部分人都已经耳熟能详了,其中南条晃司对泉拓人的那种不顾一切甚至可以毁灭一切的狂热爱情完全不同于TOKYO BABYLON中星史郎和昴流的含蓄之爱,这是它的一大特点也是卖点。“绝爱”的续集是“BRONZE”(也就是“青铜”),至今已经出了十几本但还未结束,很多租书店里都有,有兴趣的话可以去弄来看看。其中有一些H的场面,(H指关于性爱及情色方面的描写。)另外比较血腥,无法接受者请慎重考虑。(绝爱的VCD现在市面上也有卖,基本上忠于原著,值得一看。)

在“绝爱”出现的同时期也出现了许多温馨的耽美漫画,比较出名的有“美男子的亲密爱人”(叶芝真已),“微热纯爱少年样”(阿部美幸),“微忧青春日记”(阿部美幸)等作品。这一类的耽美漫画情节温馨感人,H也很纯情,主角大都是高中生或白领。不过很多现在已经无法买到或在店里看到了,需要耐心寻找。这以后几年,耽美作品就是这样不冷不热地存在于各书店的柜台中。温馨类的耽美漫画一直在大陆耽美漫画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即使后来大陆耽美原创文学作品中有一部分也是温馨类的小说,可以说是受到这些漫画的影响。

从97年开始,耽美小说进入大陆。一开始因为“绝爱”的缘故,所有的耽美小说都被注以“尾崎南”的作品,一时难辨真伪,良莠难分。大量的耽美小说使人眼花缭乱。其实很多小说的原作者都是非常著名的。不管怎么说,从此我们开始接触除了漫画外的耽美的另一种表现形式--小说。耽美小说中值得被称为经典的作品有许多,如“间之楔”(吉原理惠子)、富士见交响乐团(秋月)等。我们现在能够看到中文版的优秀作品有“远离伊甸园”(很多是盗版且还未结束)。“间之楔”和“富士见交响乐团”还未有中文版的书出版,但是这两部作品都有VCD。“间之楔”因为H度过高,所以只有删节版的,完全版只有刻录盘。“富士见”的VCD动画是由西炯子担任,是原著故事的浓缩。

到了99年,大陆耽美发展到达一个高潮阶段。耽美漫画月刊“耽美季节”(AYA主编)出版。这是第一本耽美月刊,详细介绍了耽美漫画和小说。同时市面上的耽美漫画也以惊人的数量和速度出版着。很多在这时出版的耽美漫画都是名家之作,故事情节和画风都很优秀。(其中有些H度较高)比如“情人总敲三次门”(朝雾夕)、“LOVE MODE”(志水雪)、“暗黑末裔”(松下容子)等优秀作品。其中男作者的作品要算“快感方程式”(葵二叶红三叶)和“激爱”(小鹰和麻)最为有名。这些作品很多都是值得一看的精品,建议大家找来看一下。

市面上还有了很多耽美VCD,如“绝爱-BRONZE”、“火宵之月”、“快感方程式”、“网中鱼”等,这些VCD画面精美,声优的表现也非常棒。但是这些VCD大部分都是盗版所以有些质量不是最佳。另外还有很多耽美动画的DRAMA CD,不过因为是日文原声,所以如果没有日语基础的话是听不懂的。

与此同时因为网络的高速发展,大量的耽美网站应运而生。很多网站都有耽美专栏。这些网站都拥有一批优秀的国内耽美原创及同人作者。说到这里就不得不提一下“同人”,这是读者为自己喜爱的作品而从新创作的一种形式,比较多的同人小说都是“SLAM DUNK”和“银河英雄传”的。(因为这两部作品以男性角色为主),在上述的网站里都能看到很多耽美作品。另外也有许多优秀的个人主页,如“DEVIL ANGEL”、“炫燃天际”等,这些个人主页各有特色,也是值得浏览的地方。在这些网站里你可以发表自己的作品、查阅耽美方面的资料、了解最新的耽美讯息。

耽美网站的出现对于大陆耽美文学的发展是一大促进。很多耽美爱好者通过这一渠道发表了自己的作品,其中不乏佳作。尤其大陆耽美文学不同于日本耽美文学之处在于原创作者的作品很多都是以古代中国为背景,更加具有中国传统文学的韵味,而不是象日本的耽美小说那样大多数将背景设置在高中校园或是办公室恋情。另外有一些具有相当文学功底的作者创作出了偏向意识流的耽美文学,这又不同于着重于故事情节描写的日本耽美文学。大陆耽美原创作者们并没有一味地模仿日本的耽美小说,而是创造出了具有自己特色的耽美文学。应该说只有到了这个时候,我们才算真正拥有了自己的大陆耽美文化。

这次,露西弗俱乐部为了庆祝周年庆打算将其中优秀的原创/同人作品结集出版,现在已经挑选了一年来在露西弗俱乐部发表过的文章中的优秀作品,正在进行最后的文章修改及评审工作。这些文章虽然有的还很稚嫩,但是它们各具特色,有些作品甚至能够和日本的耽美文学相媲美。相信大家很快就能看到这些大陆的优秀原创/同人耽美作品了。

跨入了21世纪,大陆耽美的发展也将进入一个新的起点。信息的高速发展和大量优秀耽美作品的出版造就了更多的耽美迷。另外,除了“耽美季节”还有两本新的耽美月刊“最爱”和“耽美别册”也出现在读者面前。通过这些,我们可以了解更多关于耽美的消息,看到更多优秀的耽美漫画和耽美小说
同性恋 同性恋英文叫做Homosexual,在汉语文化圈又被称作“同志”。其中男同志被称为Gay,女同志则称为Lesbian。有一些Gay恋人的双方,一方偏向阳刚,他们被称作1;另一方偏阴柔,他们被称为0。Lesbian中偏向男人的叫做T,取意于Tomboy,意思是“男孩子气的女孩”;而女人味道的则叫做P,意思是“婆”。在中国香港和台湾以及国外,同志们不大强调区分角色,比如《老友记》里面,Ross的老婆和Susan,虽然后者强硬一点,但是角色并不明显。2004年我《The Economist》看见对美国的《The L World》原作者的报道,那两个女孩子也是打扮都比较女人。而在中国大陆,则情况相反,大多数人偏向区分角色,比如同志中一方本色,另一方偏向异性角色一点。当然,这只是大体情况,很多很多例子并不遵循这个大体面貌。其实是否区分,全凭个人性格志趣使然,并无绝对必要或绝对不可。 同性恋在总人口中占的比例是多少呢?很多著名的社会学家、性学家都做出过不同的调查。在这里我采用一个比较公认的、相对保守的数据:Gay在总男人中占10%,Lesbian在总女人中占6%。其中分别约6%的男人和3%的女人又是绝对同性恋,即他们不会对异性有任何兴趣。之所以同性女人比男人数量少,是因为女人在性上的发现启蒙要困难于男人,亦迟缓于男人。当然这也和先天与后天发现有关:并不是每一个同志都能发觉自己的同性取向。其中还有一部分人,是双性恋,他们对同性和异性都感兴趣。这些人被成为BI,是英文“两个”的前缀。如果算上BI,根据一些统计,这个比例是惊人的高,最高的甚至达到了总人口的1/3。 同性恋是怎样形成的?我需要着重指出的是:大多数同性恋者是天生的。这不是绝不是基因变异更不是变态,而是一种正常的逆转。在人们传统思维中,“大部分男人爱女人,所以男人应该爱女人,所以男人爱男人是不正常的”。仔细想想,人们约定俗成的上述观念没有任何逻辑推理可言,这是典型的“幼稚归纳推理”,其本质纯粹是“感觉”而已。实际的情况是:大部分人是异性恋,少数人是同性恋。这个才是正常现象。所有人都是异性恋的所谓“正常”在有文字记载的任何时期的任何民族都没有出现过。同性恋在自然界也存在。科学家观测到一定比例的灵长类动物会在青春期时候偏向同性,有些物种的这种偏好的比例则会相当的高。这些都证明了很多同性恋是天生的。 当然,也有一些同性恋是后天逆转的,这些和家庭影响、社会风气有关。而早年的家庭影响则相当的巨大。比如在军队里,同性恋的情况间或发生。社会风气也会影响人们的性取向。在西方的古希腊和中国的魏晋南北朝,是一个男子注重仪容风貌的年代,那个时代,同性恋现象也最为盛行。古希腊的柏拉图和苏格拉底,都是同性恋者,在他们观念中,成年男子和青年男子的爱情比男人和女人的爱情要来的高尚。中国汉代几乎每个皇帝都有一个同性恋爱人,“断袖余桃”的典故也来自此。魏晋名士的诗歌,很多皆有同性恋意味,其中刘向的“昔日繁华子,安然与龙阳”是最有名的一首,后来“龙阳”亦成为典故。但是说到社会风气的影响,其实其影响的社会因素并不如表面上所显现的那般巨大,而是一个宽容的社会使得更多的同志走向公开而已,而保守的社会则让更多的同志选择了隐瞒。 很多人对同性恋群体感到很好奇,她们又是怎样一群人呢?总体来说,他们和异性恋群体无异,因为这既然是“随机发生”的自然逆转,则并无规律可循。但他们又有一些共性:他们的才智平均值在普通人之上(参见蔼理士调查),其中有些人相当高。一些人对艺术尤其是音乐有很深的素养。在音乐美术专业的人群里,同性恋的比例要高于其它群体中同志的比例。 历史上同性恋名人数不胜数。古希腊女诗人萨福,和女弟子在Lesbos岛上生活,其中Lesbos也是现在Lesbian的由来。很多人不理解柏拉图的所谓“精神恋爱”,这都是因为对古希腊社会研究了解不深的缘故。如果知道了其意义在某一方面就是指同性恋,这个就不难理解。米开朗基罗曾狂热的爱过一个叫做卡瓦列里的青年贵族,他们的恋情几乎全城皆知。卡瓦列里就是后来写了《灵魂的七种体现》(?名字记不清了)的作曲家小卡瓦列里之父。英国大哲人培根被认为是同性恋者。王尔德是众人皆知的同性恋者,他曾因为自己的独立秉性而入狱。支持瓦格纳的有同性恋倾向的路得维希二世和管家双双跳河自杀身亡。法国作家科克托是双性恋。美国大诗人惠特曼和爱米丽狄金森几乎可以被肯定是同性恋,许多人为了支持自己所谓正统立场竟对很多明显的证据视而不见。同样的事情发生在俄罗斯大作曲家柴可夫斯基身上,他因为爱上外甥而被迫自杀,然而音乐界和史学界许多人宁可接受漏洞百出的记录说他死于霍乱。与卡拉扬齐名的大指挥家伯恩斯坦 曾与 老师科普兰同居过。另外,文学家吴尔芙,也有此倾向。法国当代哲学大师福柯,是公开的同性恋者,他死于爱滋病。同志在政治家中比较少见,因为这个职业的特殊使然。然而我知道的,以色列特拉维夫市长和澳大利亚大法官之一(名字记不清)是公开承认了自己的性取向。在中国,不用说皇帝的优伶,那几乎列举不尽。许多人知道乾隆与和坤的故事,却没有发现其中的同性恋意味。要知道皇帝和宠臣尤其宦官,这样的意味是很浓厚的。汉哀帝和董贤,留下了“断袖”典故。《断背山》之所以把英文的Back故意译成“臂”,成为《断臂山》,其实是呼应这个典故。民国时期广州的金兰会之类的女子组织,亦是此类意味很深的场所。说到东方,当代的张国荣和白先勇,两个人公开了各自的同志恋情,而其高尚人格早已得到社会尊重。再往东,日本的川端康成大学时曾有一段同性恋情,到了三岛由纪夫,同性恋就是很明显以至于外露的了。凭记忆写下这些,还有遗漏不少,说这些并不是暴露名人隐私什么的。我说了,既然这是正常,那就没有需要隐瞒的必要。这些都和出生地点,就读学校一样,稀松平常。 (Mer) ---------------------------- 同性恋是指对社会中自身性别认同相同或性别相同的社会成员产生性吸引和/或性冲动的性取向。同性恋与同性性行为并不是完全等同的。一个有同性性行为的个体不一定是同性恋者。同性恋现象在世界各地各民族和各个社会、各个历史阶段都普遍存在,但是作为现代意义概念的“同性恋”(homosexual)一词最早是由匈牙利的Karl-Maria Kertbeny与1869年首先提出。该词由希腊单词前缀homo-(相同)和字根sex(性)组成。后来受到精神学科的广泛采用。因此在英语使用国家,同性恋者一般比较拒绝使用这个医学术语很重的单词。 同性恋在中国不是我们表面感受的那么少,如今我的感受是"无处不在",男同性恋一般称为gay,女同性恋称为les!且同性恋在中国古已有之,并有固定称谓:如龙阳之癖,断袖之癖。并且为数不少,很多达官贵人都好此一口。 (一)什么叫做同性恋? 1973年,美国心理协会、美国精神医学会,将同性恋行为自疾病分类系统去除。对于同性恋的定义更正为:「同性恋是指一个人无论在性爱、心理、情感及社交上的兴趣,主要对象均为同性别的人,这样的兴趣并未从外显行为中表露出来」。 (二)同性恋不是疾病 1980年,《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第三版(DSM—Ⅲ)不再视同性恋为精神疾病,但是自我认同困难同性恋 (ego—dystonic homosexuality),是指对自己同性恋取向不满意、且感到持续且明显的困扰者,仍归属于心性疾病(psychosexual disorder)的一种。另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出版之《国际疾病分类》(ICD—9),亦特别注明「同性恋」已被取消,但是「自我认同困难同性恋」仍列入疾病项目中。一般而言,无论是男同性恋或是女同性恋,除非是他自己亲口告诉你他的性取向,否则一个人的性取向是一种心理活动,无法从个人的行为表现加以判断。其实同性恋与异性恋一样,拥有正常的智商、工作能力与表现,只是爱恋的对象是与其性别相同的人罢了!换句话说,只要对自己同性性取向能认同者,皆如一般正常人一样,同性恋不再被认为是精神异常的行为。 (三)同性性行为不等于同性恋 1950年代,金赛博士的性学报告中将人类性行为取向从0至6分为七个等级,因此大多数人对于同性恋的认识常仅以性行为来做界定,但是同性性行为与同性恋之间仍有相当的差异,因为有些同性性行为的发生会是偶发性及情境式的,例如某些个案他是在军中与袍泽发生性行为用以发泄性欲,或是过去曾在非自愿的状况下被强迫与同性发生性关系,诸如此类的同性性行为并不等同于同性恋。 (四)同性恋的评估与鉴定 性欲取向可能依时间的改变而有不同,假若性幻想的对象是同性,但却未曾与同性发生性行为,这样的个案是否仍确认其为同性恋?因此性治疗小组成员,以半结构式「同性恋问卷」与个案做深度访谈,配合其它结构式问卷,并且在评估时将时间的变项考虑在内,询问个案过去、现在与未来的时<间中,其(1)性吸引力sexual attraction(2)性行为sexual behavior(3)性幻想sexual fantasies(4)情感的喜好emotional perference(5)社会的喜好social perference(6)自我认定self-idenification(7)同性╱异性的生 活型态 homo╱hetero life-style等之性取向。由此可知,诊断同性恋实需相 当仔细的评估! 同性恋(homosexuality)是由一名德国医生Benkert于1869年创造的(Plummer,1984)。这个词描述的是,对异性人士不能做出性反应,却被自己同性别的人所吸引 (Benkert,1869,引用于Bullough,1976,第637页)。 今天,同性恋,异性恋和双性恋,被认为是不同类型的“性倾向”,其定义是:“持久的对某一特定性别成员在性爱,感情或幻觉上的吸引”;因此,同性恋指的是“对自身性别成员基本的或绝对的吸引”(Herek,1989;1994,第3页)。 在Benkert创造这个医学名词之前,同性性行为被基督教会谴责为罪恶,并在一些欧洲国家,包括英国,被定为违法。在某些情况下,男人会因为介入同性性行为受到监禁,比如一百年前英国的奥斯卡·王尔德的著名案例。西方人关于同性性行为有罪的信念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十二世纪。耶鲁大学著名的历史学家Boswell发现,同性恋者“在大多数欧洲国家的许多层次的社会中是杰出的,有影响的和受到尊重的,并在那个时代的文化遗产中留下永恒的印记,无论是宗教方面还是在世俗社会。” 但是,大约从十二世纪后半叶开始,比较恶毒的敌意出现在通俗文学中,并最终传播到神学和法律文献中。(Boswell,1980,第334页)。十三和十四世纪是一个对任何异端都不宽容的时代,包括十字军东征讨伐非基督徒,对犹太人的排斥,和对被怀疑为危险分子的人们日益严重的肆意镇压。Boswell注意到,这种不宽容的表现影响了随后数个世纪的欧洲社会。福柯(1979)在他的「性史」中追溯了,伴随着工业革命中日益增强的世俗社会的政府和医学专业的权威,对同性恋的谴责从宗教转移到世俗社会和医学专业。 在十九世纪末期,在欧洲和美国,作为这种历史势力会聚的结果,同性性倾向被认为是一种医学上的诊断单位,同时也被当做是罪恶的和违法的行为。然而,在二十世纪初期,那些在性爱和感情上对其同性产生吸引的男人和女人们在城市地区组成益友网络和聚会地点(D'Emilio,1981/1993)。在如纽约这样的城市,这些聚会地点在那些本世纪二十年代性解放的一代人中是广为知晓的和经常光顾的。在本世纪三十年代著名的社会压制下,随着法律的颁布和警察的镇压,这个时期社会对同性吸引的接受宣告结束。经济压迫迫使许多男人失去工作,从而复苏了对异性恋阳刚之气的强调,这可能是再次出现对同性恋不宽容的一个原因(Chauncey,1994)。 本世纪二十年代,在德国,一个同性爱运动产生了,并有一个图书馆和中心在柏林建立。 1939年,纳粹摧毁了这个中心,焚烧了那个图书馆。随后不久,这个政府颁布法律禁止同性性行为,数以千计的同性恋者被监禁并死在集中营中(Plant,1986)。佛洛伊德这个时期逃离德国,在伦敦避难。在二十年代,他曾在一份请愿书上签名,支持同性爱运动,并在一封著名的信中写道,虽然同性恋对社会没有什么好处,但是这也不是什么精神病意义上的病理现象。 第二次世界大战将男人与男人和女人与女人以前所未有的数目聚集在一起。在美国,结果是对武装部队中所谓的同性恋者的清洗,一直延续到战争结束以后,并在五十年代参议员 JosephMcCarthy反同性恋和反共产主义运动中被进一步扩大化。在这种社会气氛中,AlfredKinsey和他的助手在美国发表了他们对性行为进行科学研究的第一个报告,发现为数众多的男人经历过同性性行为。其随后的研究发现,这些经验在女人中也发生。这些研究资料受到严厉批评,但是却给当时洛杉矶、旧金山和纽约的同性爱运动提供了支持。欧洲也有同性爱运动,包括阿姆斯特丹和哥本哈根的同性爱运动。同性爱报纸,杂志,私人俱乐部和公共场所聚会,开始责疑主导的同性性行为是疾病的观点。 但是,医生和精神病学家依然采用激素注射、休克疗法、阉割甚至脑科手术,试图治疗同性性吸引。精神分析专家声称,家庭病理引起性的偏离,比如同性恋,并且病人经常接受数年无效的治疗 (Haldman,1991)。第一个对同性恋作为精神疾病的经验性研究是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 EvelynHooker 在国家精神卫生研究所支持下开展的。她的研究于1955年在美国心理学会年会上做了报告,并于1957年发表。根据当时使用的最好的心理量表(罗夏墨迹测验,统觉测验,看图讲故事测验),并请到了出色的量表说明师(比如,Klopfer负责解释罗夏墨迹测验), Hooker(1957)对三十个同性恋男人进行了研究,并对照了三十个同样年龄、智商和教育情况的异性恋男人。这些男人中没有人在研究之前接受过心理治疗。结果是,量表的专业解释者不能把同性恋者和与其对照的异性恋者进行区别,而且专家给这些男人心理健康打的分数在同性恋者和异性恋者之间没有区别。因此,这一研究说明,同性恋并不作为一个疾病单元而存在,不能用心理测验进行区别,在心理健康的测量中同性恋并不显著。许多随后的经验性研究支持这一结论,在性倾向和心理病理方面没有关系。
返回列表